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kàng

【源】 ①宋微子之后有伉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春秋时卫大夫三伉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7,60)。③春秋时宋大夫采邑,以邑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【望】 汉平(17),汉中(418)。【布】 广东广州(91)、天津等地有此姓。【人】 伉喜,汉时中大夫(9,21)。伉嘉,晋时汉中太守(6,21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广州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微子后有伉氏。” 又引 《风俗通》 云: “卫大夫三伉之后。”其注“三伉氏” 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子姓,微子后。”是《姓氏词典》所引伉氏之二源,其实一也。系出子姓,微子后三伉之后。

汉代有伉喜,中大夫; 晋代有伉嘉,汉中太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Téng滕氏起源主要有二。一是据说为黄帝后裔姓氏之一。据《史记》记载:“黄帝二十五子,其待姓者十四人。”滕姓便是其中之一。二是以国名为氏,出自姬姓。西周初年,周武王封自己的弟

  • 读音:Liào/Liaw,Lyau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。清镶蓝旗满洲护军胡里之妻为料氏(260)。

  • 美赫

    读音:Měihè历史上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西夏有武节大夫美赫·宇文。

  • 郇瑕

    读音:xún xiá【源】 周文王之子封于郇,其后有郇瑕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郇瑕氏。见《左传》。虔服《左氏解诂》: ‘郁国在解县东,郇瑕氏之墟也’

  • 读音:liáng出于周惠王,或以州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▲<三国魏>凉茂,昌邑人,太子太傅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罕见姓,现代成都、北京有。三国时魏有凉茂。来源:①周代

  • 破六韩

    读音:pò liù hán破六韩氏,单于之苗裔。初呼厨泉貌,入朝汉,为魏武所留,遣其叔父去卑监国,魏氏乃兴,率部南转,去卑遣弟潘六奚率军北御,军败奚没于魏,其子孙以潘六奚为氏,后人讹为破六韩氏。(见《

  • 读音:/Eh,O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读音:shǔ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黄帝曾孙帝喾支子封于蜀,后为秦所灭,子孙遂以国为氏(17,60,62)。②蜀山氏之后(17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、北京(91)、江苏武进(314)、浙江余姚(389)、萧

  • 喜蘇

    读音:Xǐsū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喜苏氏(256)。

  • 读音:Jué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 (按: ��, 草鞋。或以此物为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