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伊喇

伊喇

读音:Yīlǎ
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三姓(23,63,180)。源出辽时移刺部,入金时以部为氏,至清改译为伊喇氏(23)。【变】 ①辽时称移刺,亦称耶律(23,71)。②后改姓有刘、王、肖、李、黄等氏(180)。③清正黄旗满洲马甲福里米之妻为叶勒氏,镶蓝旗蒙古马甲五达色之妻为依勒氏(260),〔叶勒〕、〔依勒〕等似均系伊喇之异译。

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俱予收载。当出自契丹族。本辽部名,入金为姓,其先乃辽之国族。《列传》伊喇氏甚众。或按:《金史·列传》伊喇氏之族不一而皆出于辽。初,辽五院人伊喇博罗为准备,任使官。金都统果克中京,辽主西走,留博罗督辎重,被掠。博罗自髡,逃于山林,皇统中辟,博罗之子敬修辽史,于是五院伊喇氏始至;又有伊喇慥,其先契丹裕噜部人;伊喇底,其先辽横帐人,二族光复来归,弃五院横帐,俱为辽宗室。三耶律其后皆为伊喇氏。惟虞吕部之称伊喇氏未详。辽后人之入于金者以契丹字书曰“伊喇”,则“耶律”、“伊喇”名异而实同也。

又按:金太宗二年,含音袭约尼、扎古雅,走之。后扎古雅率众降,是三耶律中仍有称约尼者,则辽后人之入金,不独耶律、伊喇矣。

其后,经元以至于清,融为满族,世居三姓地方。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后或改为单姓刘、王、肖、李、黄等。三姓,今黑龙江之依兰县,“依兰”亦当“伊喇”之别译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魯特

    读音:Shílǔtè【综】 清蒙古正白旗中有石鲁特氏(259)。

  • 公襄

    读音:gōng xiāng【源】 春秋时鲁襄公太子子野之后有公襄氏,见《世本》(4,7,17,60)。【人】 公襄昭,春秋时鲁大夫(7,9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世

  • 皇子

    读音:Huángzǐ【源】 周宣王之后有皇子氏,见《神仙传》(60,62)。【人】 皇子告敖,春秋时齐士,见《庄子》(6,7,21,24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

  • 尤坑

    读音:Yóukēng赫哲族姓氏。乃尤克拉哈拉之别译,又作奇楞哈拉。因 “齐木因河” 而得名,后或改为单姓“尤”,盖取其首音,谐以汉字“尤”而得。

  • 嘎窩

    读音:Gāwō珞巴族姓氏。出自米古巴部落,本氏族名,或以代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
  • 德貢

    读音:Dégòng【综】 达斡尔族姓(莫昆名)。属敖沃勒哈拉,汉姓有多、杜等(189)。达斡尔族姓氏。出自敖拉“哈拉”,后或改单姓“多”、“杜”,盖取德贡氏之首音谐其近似音“多”或“杜”而得。

  • 读音:tiáo周礼调人,掌司万民之难而和合之,其世官者氏焉。(见《姓苑》)调氏,周礼调人之后,因官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官为氏》)

  • 梁由

    读音:liáng yóu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梁由靡之后(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梁繇〕(60)。【人】 梁由是先,汉安帝时将军(6,12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

  • 读音:Yè【源】 《姓氏急就章》有洂容调(15,62,80,86)。本作液,见《姓苑》(80)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康熙字典》 收载,其注云:“系液姓分族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下阳

    读音:xià yáng上阳、下阳、虢之二邑也,虢叔之后。(见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补遗·以邑为氏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