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魚
【源】 秦之先为嬴姓,其后分封,以国为姓,有修鱼氏,见《史记·秦本纪》(6,7,11,60)。【变】 ①一说,即萧鱼氏,萧鱼,郑地(故治在今河南原阳东修武亭)(60)。 ②亦作〔脩鱼〕(7,9,17,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据《史记·秦本纪》注云: “秦之先为赢姓,其后分封,以国为氏。有修鱼氏。”②又注: “即萧鱼氏。萧鱼,郑地,以地为氏。”
或作“脩鱼”。
【源】 秦之先为嬴姓,其后分封,以国为姓,有修鱼氏,见《史记·秦本纪》(6,7,11,60)。【变】 ①一说,即萧鱼氏,萧鱼,郑地(故治在今河南原阳东修武亭)(60)。 ②亦作〔脩鱼〕(7,9,17,21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据《史记·秦本纪》注云: “秦之先为赢姓,其后分封,以国为氏。有修鱼氏。”②又注: “即萧鱼氏。萧鱼,郑地,以地为氏。”
或作“脩鱼”。
读音:Áotuō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本金代女真族姓氏。或译作“奥敦”、“奥屯”,至清,融为满族,或译作“鄂托”。世居赫图阿拉、叶赫、乌喇地方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
读音:Zhú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西绛县(324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江西宁都(280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,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Nòuyāng【综】 春秋时卫大夫石腊家臣有獳羊肩,见《左传》(11,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引《姓觿》云:“《左传
读音:yīn【源】 ①因,商时侯国,见《姓考》(17)。周穆王西征,至于因氏,见《穆天子传》(60)。是以国为氏。②周时遂国(故城在今山东宁阳西北之遂乡),春秋时灭于齐,遂人四族有因氏,见《左传》(7
读音:Jìng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昌黎、福建之宁德、广东之吴川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新唐书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唐代有净土。
读音:Qílě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本为部落名,以部为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(元)睿宗显懿庄圣皇后奇氏, ……山西大达噜噶齐苏克、河南行中书省
读音:Mán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蛮歹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玛勒岱〕(24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
读音:Gānmùlín珞巴族姓氏。出自博嘎尔部落之达芒氏族。以之代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读音:Xǔwùshèn【源】 元时人姓(24)。许兀慎,又译〔许慎〕、〔旭申〕、忽神。蒙古迭儿列斤部之一(397),当以部为氏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学顺〕(24)。【人】 博尔忽,许兀慎氏
读音:zǐ náng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子囊带之后(6,7,17,60)。②系自芈姓,春秋时楚国公子贞,字子囊,因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2,17,21)。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