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bèi

【源】 古帝少昊之长子名倍伐。帝欲传位于高阳,先降处其长子倍伐于缗渊(故城在今山东金乡东北),其后有倍氏(60,62)。【布】 湖南宁远(312)、四川武胜(321)、江西广丰(328)、辽宁大连等地均有此姓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嵊县,甘肃之酒泉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运城、长治、忻州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“少昊元妃生倍伐,帝欲传位高阳,先降处长子於缗渊,其后有倍氏。”知倍氏乃少昊长子倍伐之后,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Ěr【源】 ①尔朱氏之后,去朱为尔氏(60,62)。②蒙古族姓(344,369)。【望】 代郡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��〕(91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

  • 读音:kuì【源】 春秋时晋中行穆子围鼓,鼓之墙夫��间伦请降,穆子不许。其后以为氏(7,15,17,21,26)。【望】 河东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

  • 伯庫忒

    读音:Bókùtè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闲散布彦达赖之妻为伯库忒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Jiǎ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一说,即翦氏(91)。【布】 河南临颍(62,339)、江西萍乡(37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高雄、台北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

  • 马矢

    读音:mǎ shǐ大司徒马宫,本马矢氏,改马氏。(见《汉书·马宫传》)

  • 读音:Āi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台湾台南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哈蘇哩

    读音:Hǎsū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吉林乌拉(23,63,180,260)。驻防白都讷(白亦作伯)满洲镶红旗中有哈苏哩氏(259,260)。 【变】 亦作〔哈苏理〕(260)、〔哈苏里〕(18

  • 慕護

    读音:Mùhù【源】当为慕护跋之后,以慕护为氏(60,62,63)。亦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(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当为莫护跋之后,以慕护为氏。”

  • 读音:shū【源】夏世侯伯有疏国,即栖疏,猗姓(猗一作犄),以国为氏,见《潜夫论》(17,60)。 【变】至汉时太子太傅疏广,又支分为疎氏(62)。 【望】河南(17,418),南阳(60),东海(2

  • 飞廉

    读音:fēi lián秦嬴姓,后分封,以国为姓。(见《史记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