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chū
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山西离石出氏,源出匈奴(242)。代北出氏或源自出连氏、出大汗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②福建惠安出氏,源出元木华黎之后裔。明初海西侯纳哈出(元木华黎八世孙),因蓝玉谋反被株连,纳哈出长子察罕被杀,庶子佛家奴出逃,隐居惠安土岭乡,改复姓纳哈,以父名“”为姓,见《中新社通稿》。【布】 台湾新竹、台北、彰化、宜兰(64,68,261)、福建惠安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出以眷,山西离石匈奴人,北魏太宗时叛,见《通鉴》(242)。出科联,清乾隆已未年进士(23,62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福建之惠安等地有分布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姓氏寻源》云: “当为出连氏所改;亦或出大汗氏所改。” (按: “出连”、“出大汗”皆北魏姓,《魏书·官氏志》载; “出连氏后改为毕氏”,而出大汗“后改为为韩氏”,与《姓氏寻源》所说不同。姑抄录,亦一家之言。)②或出自蒙古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云:“元代鲁国公蒙古族人木华黎的八世孙纳哈出,封海西侯。明初,因蓝玉谋反受株连,其长子察罕被诛,庶子佛家奴以父名 ‘出’ 为姓,隐居福建惠安土岭乡,后代繁衍至今。”

元代有出班;清代有出科联,乾隆己未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胡咄葛

    读音:hú duō gě【源】 唐时回纥内九族第二姓为胡咄葛氏,见《唐书》(17,60,62)。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唐书》注云:“回纥九姓,二曰胡咄葛。”回纥九姓为: 胡咄

  • 務相

    读音:Wùxiàng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,62)及《万姓统谱》(15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康熙字典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濟特

    读音:Jǐtè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(23)。【人】济特海色,清蒙古镶红旗人,从征云南有功,授云骑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乃清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初,蒙八旗之镶红旗人海色

  • 白亚

    读音:bái yà西河有白亚姓。(见《魏书》)

  • 多爾特克

    读音:Duō’ěrtèkè【综】 清正红旗满洲马甲对齐之妻为多尔特克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sòng见《姓苑》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音“容”。《汉书·儒林传》: “鲁徐生善为 ‘颂’。” 颂与容同,谓善为礼容也,其子孙以为氏。一音sòng,为现行姓氏。

  • 綱吉達

    读音:Gāngjídá【综】 清驻防索伦镶白旗中有纲吉达氏,世居格尼(259,260)。

  • 读音:Liú【源】 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彝(130)、苗、汉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江苏武进(314)、广东化州(315)、渐江余姚(389)、海南、新疆乌鲁木齐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

  • 读音:kuà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(91)、河北五莲(290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、云南之泸水、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姓氏。《中

  • 珠爾吉特鄂謨克

    读音:Zhū’ěrjítè’èmòkè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锡喇塔拉(23,63,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