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吐谷渾

吐谷渾

读音:Tǔyùhún

【源】 辽东鲜卑徒河涉归,一名奕洛韩,有2子,庶长名吐谷浑,少名若洛廆,涉归死,若洛廆代统部落,别为慕容氏。吐谷浑遂西附阴山,旋徙上陇,止于抱罕。其孙叶延,号其国曰吐谷浑(其地东西三千里,南北千余里,今青海及四川松潘皆为其故地),并以吐谷浑为氏。一说,有归中国者,以国为氏(27,60)。【变】 一作吐浑(7)。【人】 吐谷浑斤,北魏时安西将军、封永安王(242)。吐谷浑景顺,唐时河南人,右将军(6,242)。


历史上鲜卑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魏晋之际,鲜卑慕容廆兄吐谷浑率部落止青海之西,国号吐谷浑,或有归中国因氏焉。” 后或改为单姓“”。《姓氏考略》 亦载,其注云: “读如突欲魂。” 《前燕录》: 吐谷浑者,慕容廆庶长兄。因氏其字。以为首类之种号也。后将所部居西零以西、甘松之南,极乎白兰数千里。其孙叶延,以王父字为氏。自号其国曰吐谷浑,遂为吐谷浑氏。与郑注可互佐。

南朝齐有吐谷浑·拾寅; 唐代有吐谷浑·邪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ù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编制法》(63)。【变】 一说,即育姓。古育、毓字相通(91)。【布】 广西大新(319)、台湾台北(68,261),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

  • 黑夷

    读音:Hēiyí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注引《姓觿》云:“《世本》宋襄公子黑夷须为大司马,后以黑夷为氏。《左传》黑夷皋,其后也。”此当系出子姓

  • 读音:méi【源】 ①商后有枚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衔枚为官名(《周礼》秋官之属,掌禁喧嚣),以官为氏,见《史记索隐》(11,17,21)。【望】淮阴、淮南(17,21,60,418)。【布

  • 读音:Shào【源】①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太公之后有绍氏(17,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1,12)。②清时满洲人姓(260)。【望】太原(17,418)。【布】河南林县(343)、四川中江(3

  • 巴圖

    读音:Bātú【综】 清驻防正黄旗中有巴图氏(259)。

  • 白圖

    读音:Báitú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达奇禄之妻为白图氏(260)。

  • 四婁

    读音:Sìlóu【源】 代北姓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《魏书·官氏志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(按:查今中华书局标点本《

  • 读音:jūn郑共叔段之后有军氏。(见《潜夫论》)冠军氏之后,因氏军。(见《姓苑》)军氏,冠军侯之后,因以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官为氏》)

  • 達步

    读音:Dábù【源】 达步即达勃、达薄,亦即达薄干氏之省译。达薄干系高车十二姓之一。《周书》称茹茹人。高车为哒所灭,部人分散,或降北魏,或奔蠕蠕(70)。【人】 南北朝时北周文帝之妃,

  • 读音:wù【源】 鲜卑人姓,见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(60,62)。北魏时蠕蠕(即柔然,参见蠕蠕姓)部人姓(242)。【变】 亦称〔勿地延〕、〔乌地延〕氏(425)。【人】 勿地延,北魏时蠕蠕部帅率众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