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勒依忒
【综】 清蒙古人姓(61,72,259)。又,清驻防察哈尔镶黄旗中有和勒伊特氏,镶蓝旗蒙古亲军巴图尔之妻为和勒特氏(260),〔和勒伊特〕、〔和勒特〕等似均为和勒依忒之异译。【人】 和勒依忒衮楚克固英,清蒙古正红旗人,崇德年间官察哈尔宰桑(61,72)。
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,清顺治时有衮楚克固英,姓此氏。”
【综】 清蒙古人姓(61,72,259)。又,清驻防察哈尔镶黄旗中有和勒伊特氏,镶蓝旗蒙古亲军巴图尔之妻为和勒特氏(260),〔和勒伊特〕、〔和勒特〕等似均为和勒依忒之异译。【人】 和勒依忒衮楚克固英,清蒙古正红旗人,崇德年间官察哈尔宰桑(61,72)。
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,清顺治时有衮楚克固英,姓此氏。”
读音:xì伏羲氏之后也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名为氏》)虙戏氏之后。(见《广韵》)▲<三国魏>戏志才,颍川人。
读音:tài fù【源】 汉时太子太傅疏广(一作疎广)之曾孙彦则,避王莽乱于太原,以先人官称为氏(6,12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汉太子太傅疎广曾孙彦则避王莽
读音:Jìn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,山东之鱼台、昌乐、平邑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利川,湖南之芷江,云南之河口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
读音:Hóngyáng【源】 红阳,古地名(故城在今河南舞阳西北红山之南),以所封为氏(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17,21)。 【人】 红阳长仲,汉永始元延时贵戚,见《汉书·酷吏传》(7,11,17
读音:Gōngjū【源】 春秋时鲁季武子庶子公沮之后,因以为氏(17,62)。【它】 张澍云:公沮应作公,无公沮氏,而只有公氏(26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
读音:Aì爱姓主要源自赐姓。唐时西域有回鹘国,以游牧为主,后归附唐朝。唐武宗根据其首领名字译音“爱邪勿”,赐姓爱。爱姓早期主要活动在北方及西北地区。爱姓历史人物有爱薛,元代学者,精通西域诸国语及星
读音:Zhì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ì zhōng【源】 汉初时复姓,见《汉书·功臣表》(7,17,9,12,26)。以居室中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作〔空中〕、窒中,均误(26)。【人】 室中同,汉时以弩将从入汉,以都尉
读音:Qūlì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 收载,“唐有屈利失”。未详其源。(按: 疑“屈利失”为人名,并非复姓“屈利”而单名 “失”。姑收录以备考。)
读音:Ruìmù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(68,261)、河南潢川等地均有此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