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黑龙江省之嫩江县、河北之围场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黑龙江省之嫩江县、河北之围场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A-'ěrlātè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鄂托克旗有此姓(318)。
读音:yù【源】 ①相传颛顼之后有玉氏(17,60,62)。 ②春秋时楚国有掌玉玺之官,称玉尹,因以为氏(91)。 ③汉武帝时公玉带(齐南人,进黄帝明堂图于武帝)之后,改公玉氏为玉氏(6,15)。参见
读音:xiǎo见《姓苑》。晓枝,醴陵人,嘉靖中,中川垫江县丞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Zhūhú【综】 明时女真人姓。其先在辽、金、元时为术虎氏,至清时改称珠鲁氏(100,180)。明代女真族姓氏。《朝鲜李朝实录》 有载。此即金代女真姓“术虎”之别译; 清则译作“珠鲁”。
读音:Wúzhī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公孙无知之后(8,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毋知〕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齐公子无知之后。”此当系出
读音:Zhāngjiā少数民族姓氏: ①满族姓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。清嘉庆时广西提督九十,姓此氏。”未道其详。②锡伯族亦有张佳氏,后改为单姓“张”。见
读音:Élǔ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:西夏有武功大夫额鲁元智、额鲁世;又有殿前太尉额鲁丝甫、额鲁绍光。
读音:Dià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汉、景颇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 台湾屏东、台北、台东、花莲(64,68,261)、云南畹町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
读音:Kuāng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或出自匡氏(91)。江西丰城(35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称: “现代北方有 (此姓),为匡姓
读音:Túbǔdài元代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元代蒙古族姓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秃别歹”。②元代“色目人”姓,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