喀喇巴林
读音:Kālǎbālín
【综】 清正蓝旗蒙古马甲格门之妻为喀喇巴林氏(260)。
【综】 清正蓝旗蒙古马甲格门之妻为喀喇巴林氏(260)。
读音:’ěrlǔtè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或即鄂尔图特。内蒙古鄂托克旗有此姓(318)。
读音:Mǎgǔsī清代满族姓氏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清初,满八旗之正黄旗人功第,即为玛古思氏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Wūluòlán【源】 代北鲜卑人姓(60,70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乌洛兰〕(6,27,70)。②后改为兰氏(6,12,17,27,7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
读音:yuè【源】 ①古时有夕月之官(古时王者祭月谓之夕月),其后以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 ②匈奴姓。汉武帝元朔二年封匈奴人月氏为亲侯,见《汉书·功臣表 》(242)。 ③金、元时蒙古人
读音:Tuòhòubá【源】 北方人以土为拓后,受为拔,故号拓后跋氏,后省去后字,为拓跋氏(27,63)。【变】亦作〔拓后拔〕、〔托后拔〕(27,63)。
读音:/Er,O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Tu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河北大名(62)、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河北之涉县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
读音:shì bēn是贲氏改为封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shí wǒ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扬食我伯石(食我为字,伯石为名)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2)和《路史》(26,60)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晋后有食我
读音:Ménzhìxí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)。【变】 一作〔门质老〕(43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