嘎爾巴
【源】 夏尔巴人姓。世居西藏聂拉木樟木口岸和定结陈塘区(435)。
【源】 夏尔巴人姓。世居西藏聂拉木樟木口岸和定结陈塘区(435)。
读音:qī【源】 ①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②明时云南中甸厅(今中甸县)之土千总中,及丽江县西北石鼓、中江等地之土把总中均有姓七者,均系藏族(253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江苏武进(31
读音:Yáng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新会、广西之灌阳、云南之河口及河北之香河等地有分布。此姓系香河等县市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ēng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蔡大夫声子之后。公孙归生子朝,故为朝氏,谥声子,故又为声氏(9,12,14,60)。声氏迁晋公,拘于铜鞮,见《吕览》。故声氏为韩之先君(17)。②系自芈姓。楚
读音:yì【源】 ①佚为商时侯国,周武王俘佚侯、艾侯小臣四百人,其后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②佚,春秋时郑大人采邑,后以地为氏(17)。③周时史佚之后,以名为氏(26,60,62)。【望】
读音:Shānglí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7)。以所居地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商陵牧子,周时人(1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以所居地为氏。”未得其祥。周代有商陵
读音:Yuá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及阳泉、长治、运城等地均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qīn【源】 见《三辅决录》(7,9,12,17,21)及《姓苑》(6)。【望】 扶风(12,17,21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广东广州(91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
读音:cháng sháo周成王分鲁侯伯禽以商氏七族,其一曰长勺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长勺氏,《左传》:殷民六族有长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族为氏》)
读音:Hǎtǎn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元有巴拜,即姓哈坦氏。
读音:Zhì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)。【布】 山东新泰有此姓(359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宋代有至永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