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太公

太公

读音:tài gōng

【源】 ①太公叔颖之后有太公氏,见《世本》(4,17,23)。②系自姜姓。周太公吕望(即姜子牙)之后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大公〕(7,24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太公调,周时人,见《庄子》(21)。


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姜姓,太公望之后。”姜太公,即姜尚。

春秋时有太公任; 《庄子》 有太公·调; 《世本》有太公·叔颖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现代仍有(太公氏)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zé见《姓苑》。泽义,陈州人,洪武中举同知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读音:Fú【源】 见《广韶》(11,239)、《姓苑》(7,9,62)。【望】 江夏(17,418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广韵》收载。初见於 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郭洛佳

    读音:Guōluòjiā满族姓氏。本地名,或以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满族》。

  • 读音:hà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11,15,17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兰坪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初见於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Yīn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古文‘阴’字。《路史》: ‘阴康氏后有��氏’。一作‘霒’。”

  • 读音:Xí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。春秋时有诸侯国习国(今陕西丹凤),国灭后,其族人有以原国名命姓者,为习姓。二是以地名为姓,源于姬姓。春秋时有地名少习(今陕西商县东),后称为武关

  • 尾勺

    读音:wěi sháo【源】 周成王分于鲁公有商民六族,其一为尾勺氏,见《左传》(7,12,17,60)。【人】 尾勺携,东汉尚书郎(6,2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据《左

  • 列術歹

    读音:Liéshù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列术歹氏(13)。 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娄珠克岱〕(24)。

  • 臘桑

    读音:Làsāng景颇族姓氏。为瓦切娃二十六大姓之一。《中国人姓名·景颇族》 有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訛命

    读音:Émìng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