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六斤
读音:sù liù jīn
【综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鲜卑宿六斤氏为宿氏(6,7,9,12,44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“ (后)改为宿氏。”
【综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鲜卑宿六斤氏为宿氏(6,7,9,12,44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“ (后)改为宿氏。”
读音:Zhuānghōu【源】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读音:Yīlǐ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阿黎家支(375)。
读音:Xīmǎlá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额楚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后或改为单姓“纪”。见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读音:Máhǎlá《姓氏词典》据 《明史》 收载,其注称:“明有麻哈剌·惹答饶、麻哈剌·查音马儿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nán汉灵帝时有乌桓大人难楼。(见《汉书·乌桓传》)
读音:Pú【源】 ①周时仆人(官名)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6,9,12,15)。②春秋时郑大夫仆展之后,见《左传》(17,60)。③系自芈姓。楚公族仆析父之后(17,60)。④匈奴人姓(7,12,1
读音:mò nài lóu与“莫那娄”同。
读音:Máoshěng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阿拼家支,亦称〔毛省井争〕,四川盐边、云南宁蒗等地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Nàlài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喇特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,世居乌喇特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Gá【源】 ①唐时吐蕃松赞干布名相噶禄东赞之后有噶氏(397)。②汉族姓,见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(24)。③清时蒙古人姓(260)。【布】 台湾台北(68,261)、河南潢川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