尉迟
读音:Wèi chí
尉迟姓为南北朝时北方鲜卑族姓氏,以部落名命姓。
尉迟姓发源于北方,望族居于山西太原。
尉迟姓历史人物有尉迟迥,北周大臣。北周孝闵帝时,因平蜀有功,封蜀公,驻益州。他素有大志,乐善好施爱士,政绩卓著,当时百姓作铭碑以称颂。
尉迟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一十九位。
尉迟与后魏同起,号尉迟部,如中华之诸侯国,孝文改为尉迟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
▲<后魏>尉迟俟兜。<唐>尉迟敬德,善阳人,名将。
尉迟姓为南北朝时北方鲜卑族姓氏,以部落名命姓。
尉迟姓发源于北方,望族居于山西太原。
尉迟姓历史人物有尉迟迥,北周大臣。北周孝闵帝时,因平蜀有功,封蜀公,驻益州。他素有大志,乐善好施爱士,政绩卓著,当时百姓作铭碑以称颂。
尉迟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一十九位。
尉迟与后魏同起,号尉迟部,如中华之诸侯国,孝文改为尉迟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
▲<后魏>尉迟俟兜。<唐>尉迟敬德,善阳人,名将。
读音:Yān【综】 嫣说,汉时人,见《姓解》(9,63)。然宋邓名世云,汉弓高侯韩颓当(韩王信之子)之孙曰嫣,为武帝嬖臣,其弟曰说,封案道侯,嫣、说乃二人名,嫣非姓也(7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
读音:Kò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 收载。“元有控库世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uā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中、桃园等地均有此姓(61,68,261)。按,双为双之俗写,当系自双姓。今台湾有人分“双”、“双”为两姓。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
读音:Huáxīhǎěr【综】锡伯族姓。系清驻防新疆伊犁之满洲锡伯部后裔,汉姓为华(201)。锡伯族姓氏。后改单姓“华”,盖取华西哈尔氏之首音,谐“华”而得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。
读音:yōu优,子国。(见《太平寰宇记》)舜臣晏龙优姓。(见《潜夫论》)《史记》:优孟,楚乐人也,子孙氏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技为氏》)
读音:Wǎ'nā' ní景颇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猪耳朵”,以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chē fēi后魏献帝次兄为普氏,孝文改为周氏,至金水公摇,周闵帝赐姓车非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
读音:Mòdú【源】 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当源出汉时匈奴冒顿之后。
读音:Juéluò【综】 彝族姓。又称〔普跌觉洛〕,属邱莫家支,四川甘洛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Yìqiú【综】 春秋时卫太史柳庄卒,公与之邑裘氏与县潘氏,故卫有邑裘氏(6,7,12)。邓名世云:公与之邑,为裘氏及县潘氏,故裘与县潘皆邑名,邑裘非复姓也。现姑录此以备考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