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尸突

尸突

读音:shī tū

【综】 北魏时改代北姓尸突氏为屈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7,27,60)。但据姚薇元考证,尸突当系屈突之误(70)。

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 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 “代北姓,后改屈氏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iān/Jya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中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读音:Cí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【布】 台湾台中、高雄(64)、江西丰城(357)、萍乡(371)、湖南湘潭(373)、贵州赤水(442)、四川乐山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

  • 读音:o/Aur, Au【源】 《国名纪》云:夏有骜侯。当以国名为氏(骜即敖,春秋时郑地,故城在今河南荥阳西北)。《吕览》云:屈骜之后以骜为氏(17,62)。

  • 伊拉里

    读音:Yīlālǐ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①“满族姓。清嘉庆时山东巡抚和舜武,姓此氏。” (按: 疑此即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所载之“伊拉哩”氏。)②“蒙古族姓。清嘉

  • 虚连题

    读音:xū lián tí南匈奴单于姓。(见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)

  • 阿喇勒岱

    读音:Ālǎlè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氏族》译作 “阿儿剌歹”。

  • 怯烈

    读音:Qièliè【源】 怯烈即克烈之异译,为元时蒙古一部,以部为氏(397)。《元史》分克烈、怯烈为二姓,实系同源。【变】 亦作〔怯列〕、〔蒙古怯烈〕(57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奇味〕(24)

  • 鬬子

    读音:Dòuzǐ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此亦当系出芈姓,斗谷於菟之后。)

  • 国筮

    读音:guó shì主国之卜筮者以为氏。(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)

  • 伊爾根覺羅

    读音:Yīěrgēnjuéluó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十三派,出穆溪、叶赫、嘉木湖、兴堪、撒尔湖(一作萨尔浒)、呼讷赫、雅尔湖(亦作雅尔呼)、乌拉、瓦尔喀、松花江、阿库里、佛阿拉、哈达等地(23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