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巴哩

巴哩

读音:Bālī

【源】 ①西夏人姓(24)。疑系西夏党项族把利氏之异译。亦作〔把里〕(13)、〔芭里〕(13,57,240) ②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)。清驻防察哈尔正黄旗、吉林正蓝旗、齐齐哈尔正黄旗、拉林正白旗中均有巴哩氏(259,260)。亦作〔巴理〕(260)。 ③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哲鲁(23,63,180,260)。亦作〔巴理〕(260)。又,清正黄旗满洲护军校布尔拜之妻为巴里氏(260),〔巴里〕似即巴哩之异译。【人】 巴哩昌祖,西夏殿前太尉(24)。清镶黄旗蒙古前锋阿克敦阿之妻为巴理氏(260)。

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俱予收载,其源不一: ①或为古羌族之党项人姓氏。《金史·交聘表》 载有 (西) 夏巴哩·公亮,又,殿前太尉巴哩·昌祖、押进匦匣使巴哩·直信、武功大夫巴哩·安仁、巴哩·庆祖。②或出自契丹族,乃辽之外戚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载: “苏尔威汗分二舒敏为五,曰巴哩氏,国舅族也。” ③至清,为满族、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蒙古族巴哩氏,世居科尔沁地方,乃蒙八旗姓氏之一; 满族巴哩氏,则世居哲鲁地方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羽真

    读音:yǔ zhēn【源】 ①北周高琳之五世祖为高句丽人,自燕率众归魏,拜第一领民酋长,赐姓羽真氏,见《周书》(27,60,70)。②北魏皇兴二年,羽真国遣使朝献,见《魏书·显祖纪》。又,辽东勿吉国旁

  • 读音:shù见《姓苑》,今莱阳有此姓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姓。《章丘志》:(章丘) 县有术姓,自云金丞相术虎高琪之后。”或音shù、zhú,皆为姓。姑兼收

  • 來默

    读音:Láimò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娵訾

    读音:Jūzī【源】①娵訾,辰(星)名,盖古之天官,因以为氏,见《姓解》(60,62)。②古天子帝喾三妃娵訾氏之后有娵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娵姓引 《姓解》云:

  • 读音:Tú涂氏源于智氏,主要是以水为姓。战国时,晋国大乱,“三家灭智”,智伯被杀,殃及智氏族人,智家的土地财产被韩、赵、魏三家瓜分。智徐吾(六世祖,智申之弟),时任晋国涂水大夫,以

  • 扎活絡

    读音:Zháhuóluò【综】 清满洲正红旗中有扎活络氏(259)。

  • 读音:Kuì/Kuey Kwei【源】 见《五音集韵》引何氏《姓苑》(86)。

  • 密须

    读音:mì xū商时姞姓国也,文王灭之,其后以国为氏。(见《世本》)密须,商时姞姓之国,子孙以国为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子良

    读音:Zǐliáng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陈桓子生子占书,书生子良坚,坚子以王父字为氏,此则以字为氏,系出妫姓。”

  • 異其介

    读音:Yìqíjiè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乃 “異其斤”之讹,盖斤、介形近而误,姑收录以备考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