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托和囉

托和囉

读音:Tuōhéluó
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十五派,出黑龙江、虎尔哈、乌喇、叶赫、喀木屯、苏完、萨哈尔察、阿库里河、哈达、松花江、胡鲁色、长白山、吉林乌喇、爱湖、碧尔坤苏苏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亦作〔托活啰〕(260)。②后改为陶氏(180)。③清满洲正白旗中有托和洛氏(256,259),托和络氏(72),托活络氏(254),托活洛氏,託和络氏,托科罗氏(259),託和洛氏(412),满洲正蓝旗中有託克洛氏(259),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托柯鲁氏,托柯罗氏(256),正蓝旗满洲前锋护军布三泰之妻为托和罗氏,正黄旗满洲马甲西兰泰之妻为托和洛氏,正白旗满洲护军李住之妻为托霍罗氏,正红旗满洲前锋护军雅图之妻为託和罗氏,正白旗满洲马甲马尔赛之妻为托郭罗氏,正黄旗满洲马甲唐九之妻为托克罗氏,正黄旗满洲领催达尔达哈之妻为托克洛氏,镶白旗蒙古马甲乌萨纳之妻为托科啰氏,正白旗满洲领催五十四之妻为拖科啰氏,镶黄旗满洲马甲汪嘎利之妻为託郭洛氏,正蓝旗满洲马甲萨尔太之妻为託阔洛氏,正白旗满洲护军克兴额之妻为托罗洛氏(260),清副都统、满洲正白旗人托阔罗乌勒西布(61),〔托和洛〕、〔托和络〕、〔托活洛〕、〔託和洛〕、〔托霍罗〕、〔託和络〕、〔托科罗〕、〔托活络〕、〔託克洛〕、〔托柯鲁〕、〔托柯罗〕、〔托和罗〕、〔託和罗〕、〔托郭罗〕、〔托克罗〕、〔托克洛〕、〔托科啰〕、〔拖科啰〕、〔託郭洛〕、〔託阔洛〕、〔托罗洛〕、〔托阔罗〕等似均系托和啰之异译。


清代满族姓氏。散处黑龙江、呼尔哈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后或改为单姓“”。见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或作“托和洛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鈕呼特

    读音:Niǔhūtè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。清初,库雅拉部钮呼特氏,居住今吉林汪清县,为世管佐领。”(按: 疑此即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所载“钮瑚特”之别译。

  • 读音:Yán【源】①系自曹姓。颛帝之元孙陆终第五子曰安,安裔孙挟,周武王时封于邾(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南)为鲁附庸。邾挟之后,至于夷父,字颜,子孙以字为氏(6,7,12,17,60)。②周公之子鲁侯伯禽

  • 固德林

    读音:Gùdélín鄂温克族姓氏。指使用驯鹿的人们,本为氏族名,或以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鄂温克族》。

  • 容成

    读音:róng chéng【源】 ①太岳之后有容成氏(60,62)。②黄帝臣容成之后(11,12,17)。【人】 容成公,周穆王时人,见《尚友录》(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

  • 读音:G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上海(92)、四川邻水(390)、云南东川(380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按:《中国姓氏大全》载:“茹g

  • 甘爾

    读音:Gān’ěr【源】 彝族姓。又称〔美安甘尔〕(375)。

  • 读音:Xiǔ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阳泉、临汾、运城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《新编千家姓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Qī【源】 系自猗姓(6,60,62)。棲,夏时小国,其后以国为氏(17)。【变】 亦作倚(60,62),〔栖〕(73,76,91)。【布】 山西、内蒙古等地均有此姓(444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

  • 公思

    读音:gōng sī【源】 春秋时鲁季氏之族公思展,其后以字为氏(7,17,24,60)。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曰: “鲁季氏之族曰公思展,后人以字

  • 沙勒爾吉

    读音:Shālè’ěrjí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。镶红旗满洲马甲六十八之妻为沙勒尔吉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