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bā

【源】 ①源出杞姓,东楼公之后。东汉安定太守杞康避董卓之难,改姓把氏(10,11,17,60)。②爬氏亦作把氏(9,6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江苏高淳(305)、上海嘉定(351)、湖北黄梅(361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、屏东、台南(64,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把秀,西魏时襄州刺史,见《西魏录》(17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甘肃之永登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正字通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云: “把,又姓。本巴氏,东楼公之后。后汉灵帝时巴康避董卓难,改姓把。西魏有凉州剌史把秀; 明代有把安。”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,音为上声 (bǎ);读平声作“”,且例举“明莫山县丞杷安”,与 《正字通》 有别。或音pá。

又,《姓氏考略》载: 把利后改为单姓 (把) 氏。明代有把士聪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lǐn周官廪人之后,以官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周官廪人之后,”廪人,《周礼·地官》 之属,掌管出纳米谷。此以官为氏。廪,或作“廪”,或作“禀”

  • 東盧

    读音:Dōnglú【源】 北魏时代北姓,见《广韵》(27)及《魏书》(17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据《魏书》云: “后魏时虏姓。”

  • 續祁

    读音:Xùqí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,晋隰叔之后,与士氏同族。祁奚举子祁午自代,父子相续为政,因氏焉。”祁奚,春秋晋平公时公族大夫。或作“续祈”。

  • 烏爾瑚濟

    读音:Wūěrhújǐ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松花江、乌苏哩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乌尔湖济〕(180)。②清正蓝旗满洲前锋德尔赫之妻为吴尔胡济氏(260),〔吴尔

  • 读音:yùn鲁大夫食邑于郓,后以为氏。(见《姓谱》)

  • 读音:Shuǎ【源】 见《现代汉语词典》和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河南卫辉(287)、台湾台东(64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《新

  • 读音:Qū【源】 ①鞠、麴二氏皆出自春秋时鲁伯禽之后(17)。汉时平原人鞠潭,官尚书令,其子鞠閟避难青海东南湟中,后居西平(故城在今青海西宁),改姓麴,遂为西平望族(7,12,14,60)。②土家族姓

  • 读音:Wěi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6,7,9,11,15)。 【望】京兆(17,418)。 【布】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四川之成都、山西之太原及吕梁地区有分布。《中文大字典》引《广

  • 長伯

    读音:Chángbó【源】 周室世卿之家有长伯氏(19,21)。

  • 读音:gāo【源】 ①系自偃姓。古帝皋陶(一作咎繇)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11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越大夫皋如之后(60,62)。③彝族姓(130)。【变】 亦作〔皐〕(7,12)、〔臯〕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