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hǎng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大夫党氏之后,以音掌,故从音改(6,17,21,60)。 齐公族之后有掌氏(17)。【望】 琅邪、敦煌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江西崇义(381)、萍乡(371)、湖南湘潭(373)、台湾(64,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掌据,晋末前凉遂兴侯(6,17,21)。掌禹锡,宋时许州郾城人,由进士累官至尚书工部侍郎(17,61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鲁大夫党氏之后,以音掌,故从音、文。”望出琅邪、敦煌。

晋代有掌同; 前凉有掌据; 宋代有掌禹锡,工部侍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mí【源】①系自芈姓。麋子国,在楚之当阳(故城在今湖北当阳),见《国名纪》(17)。以国为氏。又说,楚大夫受封于南郡之麋亭(故城在今湖北江陵东南),因以为氏(7,12,21,60)。②楚王工尹糜

  • 读音:Chè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陕西乾县有此姓(62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奇勒爾

    读音:Qílè’ěr【源】 明清时黑龙江下游赫哲族人姓(429)。

  • 那樓

    读音:Nālóu【综】 石季龙之将支雄攻安次,斩其部大人那楼奇,见《后魏录》(27)。《北齐书》作〔那娄〕(45,70)。疑为莫那娄氏之省译(70)。

  • 读音:Ná【源】 ①即拏氏,拿为拏本字(60)。后人改拏为拿。春秋时莒公子拏之后(17,60)。②金时有乌姑迺,姓拿(91)。或系女真人拿可氏所改。【变】 一作〔㧱〕(64,68,261

  • 巴達姆

    读音:Bādámǔ珞巴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收载,本部落名,以之姓氏。

  • 读音:Bì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系竝姓分族。”未详其他。姑兼收。

  • 蒙果資

    读音:Měngguǒzī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绥芬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绥芬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吴瞿

    读音:Wúqú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阿尔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Fěng/Feeng【源】 见庄鼎彝《两汉不列传人名韵编》(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