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杭噶坦

杭噶坦

读音:Hánggǎtǎn

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罗尔迈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清蒙古镶白旗(61)及驻防杭州满洲八旗(256)都有杭阿坦氏,清蒙古正黄旗有杭阿特氏、正白旗蒙古护军元保之妻为杭安泰氏,正红旗蒙古马甲齐他特之妻为杭阿达氏,镶黄旗满洲马甲六十泰之妻为杭阿他氏,镶蓝旗满洲闲散车稜之妻为杭阿塔氏,镶白旗满洲马甲福卡之妻为杭阿唐氏,镶白旗蒙古护军卓特巴之妻为杭嘎谈氏,镶蓝旗蒙古护军贵山之妻为杭噶忒氏,镶白旗蒙古护军三达色之妻为杭噶泰氏,正黄旗蒙古马甲八十五之妻为杭尔岱氏,镶白旗蒙古闲散伊灵阿之妻为夯阿坦氏(260),〔杭阿坦〕、〔杭阿特〕、〔杭安泰〕、〔杭阿达〕、〔杭阿他〕、〔杭阿塔〕、〔杭阿唐〕、〔杭嘎谈〕、〔杭噶忒〕、〔杭噶泰〕、〔杭尔岱〕、〔夯阿坦〕、等似均为杭噶坦之异译。【人】杭噶坦卓尔斌,清蒙古镶黄旗人,世居罗和迈兰,顺治中赐巴图鲁号,授骑都尉加二等轻车都尉(23)。杭阿坦德宁,清蒙古镶白旗人,乾隆中总兵(61)。杭阿塔图明,清蒙古正黄旗人,嘉庆年间西安副都统(61)。


清代满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清初,满八旗之镶黄旗人卓尔斌,即姓此氏,世居罗和迈兰地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布劣

    读音:Bùluè珞巴族姓氏。出自苏龙部落,意为 “房柱外”,乃母系之氏族名,以之代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
  • 读音:xiù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yòng【源】 ①古有用国,见《毛诗》,高唐(故城在今山东禹城县西南,乃用国之地,故有用姓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2,15,17)。②《姓氏考略》按:《毛诗》无用国,《鄘风》有美孟庸矣,据《正

  • 郭包勒

    读音:Guōbāolè【综】 鄂温克族姓。汉姓为郭(192)。似即清满洲八旗姓郭博勒氏之异译。

  • 读音:Sǎo【源】 ①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②佤族姓。源出木依库姓,世居云南西盟(159)。③清时云南永昌府保山县15喧之一蛮罔喧土官为扫氏(25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五代史》、《中

  • 读音:Zō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甘肃永昌(392)、台湾台中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平度有分布,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劑貌

    读音:Jìmào【综】 田婴臣有剂貌辨,见《吕氏春秋》(17,62,63)。后改为剂氏(11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吕氏春秋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收

  • 读音:wǔ【布】 见《姓苑》(21,24)。春秋时楚公子午之后有午氏(60,62)。 【源】浙江萧山(209)、河北卢龙(289)、江西丰城(357)、萍乡(371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

  • 读音:Qú相传璩姓源于古代的一种饰品。璩为古人佩戴的一种耳环。璩姓与琚、蘧、遽三姓同源,并存于世。如今琚、璩、蘧、遽四姓主要分布在河南、江西、湖南、安徽、福建等省。璩姓历史人物有璩伯昆,明代桐

  • 读音:Kuāng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或出自匡氏(91)。江西丰城(35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称: “现代北方有 (此姓),为匡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