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rǎn

【源】 ①周惠王支子叔带之后有染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②即冉姓,字划之变也(6,7,12,15,60)。【望】 魏郡(17,21,418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江西萍乡(371)、新干(400)、台湾台北(64)、辽宁阜新、铁岭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染闵,晋时魏郡内黄人,纂石赵,号魏,3年为慕容隽所灭(6,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围场,山西之太原、晋城,陕西之韩城,广东之南澳,广西之灌阳,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即冉氏 (按: 楚大夫叔山冉之后,以名为氏)。石虎将染闵,魏郡内黄人,篡石赵,号魏三年,为燕慕容隽所灭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其“来源: ①即冉氏。春秋时晋国叔带甘的先世姓冉,后代改姓染; ②历史上突厥族染干的后代。”不知其所本。又,其所谓“晋国叔带甘”者,不知确指何人。查《左传》晋无此“叔带甘”,周室有 “叔带”,亦即王子带,周惠王子,周襄王弟,封於甘(在今河南洛阳市南)。“叔带甘” 或即指此?然此乃周人,非晋人; “” 可以氏,不以名; 且其先必为姬姓,不姓冉。姑存疑,录以备考。望出魏郡。

“十六国”时石虎将染闵,亦作冉闵,灭石赵(后赵)而建冉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恩刀尼

    读音:Ēndāoní景颇族姓氏。意为: “村里打锣报讯的人”。或以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

  • 公甲

    读音:gōng jiǎ【源】 春秋时鲁季氏族有公甲氏(7,17,60)。【人】 公甲叔子,春秋时鲁人,哀公二年,与析朱战吴人于夷,吴人获叔子(7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

  • 读音:Yì/Yih【源】 有出于黑穴者,凡4姓,曰曎氏、樊氏、柏氏、郑氏,见《晋书·李特载记》(86)。

  • 哈斯胡里

    读音:Hǎsīhúlǐ锡伯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收载,后或改单姓哈、韩,盖取哈斯胡里氏之首音谐“哈”或近似音之 “韩”而得。

  • 读音:Chē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新泰有此姓(359)。

  • 可频

    读音:kě pín北周王雄,泾州总管、庸国公,西魏恭帝元年赐姓可频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

  • 扒叉

    读音:Bāchā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(208)。

  • 沙取

    读音:Shāqǔ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,“宋有沙取禄路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三饒

    读音:Sānráo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亦作 ‘三苗’,侯国,以国为氏。现代无此姓。”(按: 三饶,疑乃“三鱙”之讹。)鱙,音miáo。参见“三鱙”条。

  • 下門

    读音:Xiàmén【源】 周景王大夫下门子之后,见《国语》(4,7,24)。【人】 下门聪,春秋时晋大夫(4,7,1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曰: 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