桌
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)与《姓苑》(21,61)。或由卓氏所改。【布】 浙江余姚(389)、台湾彰化(64,68,261)、广东万宁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黑龙江之嫩江县、浙江之椒江县及余姚市、福建之邵武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)与《姓苑》(21,61)。或由卓氏所改。【布】 浙江余姚(389)、台湾彰化(64,68,261)、广东万宁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黑龙江之嫩江县、浙江之椒江县及余姚市、福建之邵武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Fé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Mòhúlú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广韵》注云: “周太祖赐广宁杨纂为莫胡芦氏。”或作“莫胡卢”。
读音:Tǔlè’ān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沧源岩帅上班老(161)。
读音:Jù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pí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之任姓子之裔封于郫(故城在今四川郫县)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②郫,春秋时晋邑(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120里之郫亭),大夫食采于此,后因以为氏(7,17,2
读音:bó【源】 ①春秋时纪大夫裂繻,字子帛,其后以王父字为氏,见《姓谱》(17,60)。②春秋时宋人帛产之后(7,11)。③汉时西域龟兹国有帛姓(78)。【望】 吴郡(17,418)。【人】 帛敞,
读音:Xuǎ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 【布】江苏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四川成都、北京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广东之吴川、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
读音:dí【源】见《姓苑》。居于荻芦(即荻芦山,在今福建连江东南10里),因以为氏。或逃难荻中以为氏(60)。 【布】江苏武进(314)、浙江余姚(389)、湖北钟祥(388)、北京(91)等地均有此
读音:Bùsūk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西喇塔拉(一作锡喇塔拉)(23,63,180)。【人】 布苏克魁保,清蒙古镶白旗人,嘉庆间累官湖南提督(61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锡喇塔拉地方,乃蒙八
读音:Hèzhé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赫车氏(256),镶黄旗满洲护军都义格之妻为和折氏(260),〔赫车〕、〔和折〕等似均为赫哲之异译。清代满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