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suò缩,姓,《战国策》:魏缩高。(见《正字通》
读音:Chǒumén【源】 晋末西秦时夷姓(7,9,12,17,60)。【人】丑门子弟,下将军,见《西秦录》(7,1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西魏将军醜门弟子”。
读音:yē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 ②西夏人姓(240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江西广丰(328)、内蒙古呼和浩特、陕西西安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太原
读音:Dǐgù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武拉家支(375)。
读音:Wūnǔtè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六品荫生亭秀之妻为乌努特氏(260)。
读音:rǎng【源】 ①尧时贤人壤父之后,见《元和姓纂》(6,60,62)。②孔子弟子壤驷赤之后,以壤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上邽(17,418)。【布】 辽宁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辽宁
读音:Lúlín【综】 当系卢、林两单姓所合成。台湾有此姓(236)。
读音:gǔ lǐ吴景,本姓古里氏,以女真诸姓,今各就其近似者易从中国姓,故古里氏例称吴。(见《古里名字序》)历史上女真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刘静修《古里名字序》云: “吴景,本姓古里氏
读音:Mì/Mih【综】 宻为密之俗写,但二字俱为姓(16)。今台湾花莲有此姓,亦书作〔宻〕(63,261)。
读音:róu【源】 ①柔仆之国,帝俊之生,见《山海经》。俊,古夋字,帝喾名夋,柔姓本此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②西夏人姓(24)。 【布】 山西临县(62)、汾阳(278)、代县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