檳
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Liú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榴,即石榴,果树名,疑即以树名命氏,如桃、李之类。)
读音:Mǔqiū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姓源韵谱》注云: “以采邑为姓氏。春秋时齐大夫食邑,因氏。汉有母邱长。”
读音:Àonèn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援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收载,或作俄嫩、鄂诺、斡难、阿难、兀难、斡、卧嫩、敖纳尔。后改单姓“鄂”、“敖”、“吴”,盖取其首音谐
读音:Ăi【源】 霭翠,乃苗部阿画之裔,元末为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左丞兼顺元等处宣慰使,明洪武初归附,授怀远将军,世裔宣慰使,见《明一统志》(15,17,21,24,60)。其后为霭氏。【变】
读音:Bēn【音】 贲氏有肥(Féi)、坟(Fén)、秘(Bì)、奔(Bēn)等4音(10,16,17,19,21)。音不同,姓或不同,宜分三姓。音奔之贲姓,原音肥,是隋、唐以来音变而有此氏(7)。参
读音:Nèimǔpǔ珞巴族姓氏,出自阿帕塔尼部落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Báiyángtí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,为鲜卑族之吐谷浑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,其注“白楊(杨)提”云: “吐谷浑别帅有白杨提姓。见 《魏书》。杨,一作扬。”
读音:Diéjué【综】 源出鲜卑,后徙居宛川(242)。《南凉录》作折掘,《广韵》作〔折屈〕(27)。《晋书》载,西秦乞伏乾归,有叠掘河内,率户五千降(242)。
读音:Mó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黑龙江之嫩江县、山西之阳泉、陕西之韩城、湖北之武汉、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bi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或以水名为氏(60),汴水即今河南荥阳西南索河。【布】 河南潢川、江苏北部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汴焘,宋时明州(故治在今浙江宁波)同知(15,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