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ou

欧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封地名为姓氏,出自姒姓。越王无疆之次子蹄,封于乌程(今浙江湖州南)欧余山(今升山)之阳,子孙于是以地名为姓氏,有姓欧、欧阳、欧侯者。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春秋时期有匠人欧冶子善于锻造兵器,后世子孙遂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是为欧姓。三是出自改姓。汉代的孔姓、三国时的独孤姓为避祸改为欧姓。

欧姓发源于浙江、江苏地区。唐代欧姓进入福建,广东等地,五代时期四川、湖北、湖南均有欧姓散居。明代时福建欧姓有渡海赴台湾者。如今欧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广东、湖南等省为多。

欧姓历史人物有欧冶子,春秋时期铸剑大师。善于铸剑,相传曾为越王勾践铸五剑,又与干将为楚昭王铸三剑,称龙渊、泰阿、工布。曾拿宝剑给善于相剑的薛烛鉴赏,薛烛抚剑长叹“虽复倾城黄金、珠玉竭河,尤不能得此一物”。欧宝,西汉著名孝子。父亲去世后,他在墓旁庐中守孝。乡邻打虎,老虎逃进他的庐中躲藏,他用衣服盖住虎,避开乡人使老虎得以逃脱。后来,老虎送来鹿帮他祭祀,人们认为孝也能感化猛兽。

欧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六十一位。


出自姬姓,夏少康庶子封于会稽,至越王无疆,为楚所灭,无疆子蹄,更封乌程余山之阳,为欧阳亭侯,遂以为氏。(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

越王无疆次子,封乌程欧余山之阳,后有欧氏、欧阳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▲<汉>欧宝,平都人。<宋>欧庆,乾德人,永春知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lìng【音】 亦音岭(Líng)(16,17)。【源】 ①春秋时楚令尹文子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17,60)。②春秋时晋令狐文子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系复姓令狐氏所改(62)。【望】 上

  • 读音:zū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 【布】河北乐亭(334)、湖北武汉(9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,湖北之武汉,安徽之贵池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

  • 喀爾拉

    读音:Kāěrl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派,出辽河、叶赫、伯都纳等地(23,63,180)。【变】 清驻防杭州镶黄旗中有喀尔喇氏(256),〔喀尔喇〕似即喀尔拉之异译。【人】 喀尔拉图锡巴,清镶红

  • 窟賀

    读音:Kūhè【源】 高车12姓,其五曰窟贺氏(11,17,44,60)。【变】①亦作〔窟贺伏〕(45,62)。②后简姓窟(91)。历史上高车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《魏书》云:“高车十

  • 术甲

    读音:zhú jiǎ女真姓,望出彭城。▲<金>术甲法心,蓟州路猛安人,北京副留守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金代有术甲法心,蓟州猛安人,官北京副留守。《金史》有传。此姓当出自女

  • 胡都忒

    读音:Húdūtè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镶白旗有胡都忒氏(259,260)。

  • 明理

    读音:Mínglǐ【综】 元时人姓。塔出,为布兀剌之子,其妻为明理氏,以贞节称,旌其门闾(57)。

  • 读音:Shā【音】亦音沙(Shā)(73)。 【源】源出不详。汉、回等民族均有此姓。 【布】湖北钟祥(388)、武汉(91)、四川成都、北京(91)、贵州赤水(442)、河南驻马店、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

  • 读音:Jiǎ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7)。【布】 上海(91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云南东川(380)、陕西城固(383)、山西广灵(391)、江苏武进(314)、丹阳等地均有此姓

  • 读音:Shí【音】又音时(Shí)(17)。 【源】见《姓觿》(17,63)。 【望】巨鹿(17,418)。 【布】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、运城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