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欧阳

欧阳


读音:ou yáng

欧阳姓主要是以封地为姓氏。越国被楚灭亡之后,其后世孙被封于乌程欧阳亭,遂因以为姓。

欧阳姓发源于渤海郡(今河北沧县)。当今,欧阳姓主要分布在江西、湖北、广东、河南、四川、安徽、湖南、贵州、广西等地。

欧阳姓历史人物有欧阳询,唐代著名书法家,书法学二王,平顺中见险绝。因他曾做过太子率更令,故世称其书体为率更体。他的作品《九成宫醴泉铭》刻于九成宫。欧阳詹,唐代福建人。欧阳詹文章诗赋名噪一时,才高学博,对福建地区文教事业影响深远,被称为“闽学鼻祖”。他参加科举考试以优异成绩中进士第二名,与他同榜的还有韩愈等名士,时称“龙虎榜”。后欧阳詹担任国子监四门助教,因此被人们尊称为“欧阳四门先生”。欧阳修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史学家,天圣年间进士,庆历年间任谏官,因支持范仲淹变法,要求改良政治,被贬到滁州;官至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。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,其散文文理通达,抒情委婉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诗歌风格与散文近似,语言流畅自然。词作婉丽柔美,继承南唐遗风。他是当时文坛领袖,曾巩、苏洵、苏轼等均出其门下。曾与宋祁合修《新唐书》,并编撰《新五代史》,有《欧阳文忠集》。欧阳予倩,名立袁。湖南浏阳人,戏剧艺术家、表演教育家。是中国戏剧运动的倡导者和话剧的开拓者之一。

欧阳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一十二位。


越王无疆次子,封乌程欧余山之阳,后有欧氏、欧阳氏。(见《路史》) (参见“”条)

▲<汉>欧阳政,王莽时讲学大夫。<宋>欧阳修,庐陵人,文学家。<明>欧阳寅,从化人,南宁府同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也里可温

    读音:Yělǐkěwēn【综】 《元史·孝友传》有马押忽,也里可温氏(57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伊噜勒昆〕(24)。

  • 读音:Dāi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及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【布】 山西平陆(298)、台湾高雄(68,261)、四川乐山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福建之上杭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

  • 呼付

    读音:Hūfù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据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历史上的罕见复姓。后改姓‘呼’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Míng明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百里奚为秦国大夫,生子视,字孟明,其支孙以祖父的字“明”为氏。二是改姓。南北朝时,北魏有代北三字姓壹斗眷氏,进入中原后,改为汉字单

  • 读音:P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罕见姓。今山东之平度有分布,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烏濟奇特

    读音:Wūjǐqí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克什克腾(23,63)。【人】 乌济奇特噶尔玛,清正蓝旗人,世居克什克腾,从征吴三桂有功,授云骑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金熱

    读音:Jīnrè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蒋你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Pī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Kuàng/Kwang,Hua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2,81)。今況、况已混为一姓。【望】 庐江(418)。【布】 古时庐江有此姓(12,81)。台湾桃园、台北、新竹等地均有此姓(68,

  • 哥舒

    读音:gē shū【源】唐时突骑施,原属西突厥,有哥舒部。以部为姓(6,12,17)。又,唐时西突厥十姓中有哥舒厥俟斤、哥舒处半俟斤,均属努失毕部(428)。哥舒氏当出于此二部。 【变】后改为哥氏(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