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Duàn

段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段姓始祖是共叔段,共叔段为春秋时郑武公少子,兵败死于共国之后,共叔段孙辈就以祖父字为氏。二是源于李姓,为段干氏所改。据说老子之子老宗仕晋,食采于段干,世为段干氏。子孙去干为段氏。三是鲜卑姓氏,本檀石槐之后。

段姓发源于河南。整体上说,段氏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民族,源于北方,大举发展于北方,尤其是以陕西、甘肃两省最为兴盛。据相关资料记载,西汉文帝时有段印任北地都督,其子孙始居甘肃,在汉至隋唐时,段姓徙居于陕西、河南、河北、云南。宋元时期,北方段姓为躲避战祸,纷纷南迁。明初,段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山东、河南、河北、甘肃、陕西、湖北等地。今日段氏在四川、山西、河北、云南等省分布较多。

段姓历史人物有段干木,战国时魏国人,求学于子夏,为魏国才士,秦兵伐魏,因段干木而偃旗息鼓。其潜学守道,不事诸侯,受到魏文侯敬重。段文昌,唐穆宗时宰相,治尚宽静。其子段成式,唐代文学家,博闻强记,爱好读书,藏书甚丰,撰有志怪小说集《酉阳杂俎》,其诗词采艳丽,清人辑其诗文成《段成式诗》。段玉裁,清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、经学家。著有《经韵楼集》《诗经小学》《古文尚书撰异》《周礼汉读考》《仪礼汉读考》《说文解字注》等书。

段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一十八位。
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武公少子共叔段之后,其孙以王父字为氏(6,7,12,17,60)。 ②段干氏所改(26,91)。 ③辽西段氏,出自晋时檀石槐时鲜卑东部部落段,以部名为氏(7,17,27,60,70)。 ④元、明、清时云南白族(亦称僰人)土司多此姓(24,72,253)。⑤清时满洲人姓。世居沈阳(23)。满族姓(344)。⑥潞西德昂(原称崩龙)族道普雷氏族,汉姓为段(146)。⑦京(104)、彝(130)、白(138)、土家(387)、蒙古(344)、回、苗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京兆、武威、辽西、齐郡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23%。为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四川、山西、河北、云南等省多此姓,四省段姓约占全国汉族段姓人口58%。【人】 段规,战国时韩大夫(21)。


现行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龙口、平邑、淄博,山西之太原,内蒙古之乌海,湖北之监利,广西之田林、防城,云南之大理、河口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京、彝、白、土家、纳西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姬姓,郑武公子共叔段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。” 此以名为氏。(按: “共叔段”,“”,古国名; 叔,行次。即伯仲叔季之“”; 段,名也。因段出奔共国,遂称共叔段。或云: “”,谥; “” 字。此以名为氏者。《春秋》“郑伯克段于鄢”。段,名也。封于京,故谓京城太叔,亦谓之太叔氏。) ②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风俗通》云: “段干木之后。” 郑樵引 《三辅决录》 亦云: “段氏,(段) 干木之子隐如入关去干字。汉文帝时段邛为北地都尉; 成帝时段会为西域都护; 后汉桓帝世段熲为太尉, 皆其裔也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 注引 《新纂氏族笺释》 云:“老子之子李宗仕晋,食采于段干,世为段干氏。魏有段干木,子孙去干为段氏,又为干氏。”则此当系出李氏。③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段氏有出辽西者, 本鲜卑檀石槐之后。 晋将段匹是也。” ④或出自僰人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载: “元信苴日,僰人,以段为氏。”“‘僰人,在汉俗呼摆夷,为犍为郡;在唐为于矢部,盖南诏东都也。’ 今云南、四川尚有此种人,贵州亦间有之,摆为僰之音转,亦即古之百濮也。” (《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》)

战国时韩有段规,为相; 唐代有段成式; 清代有段玉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樓必

    读音:Lóubì【综】 哈尼族姓。世居云南金平,汉姓为扬(137)。

  • 读音:Ná【源】 ①即拏氏,拿为拏本字(60)。后人改拏为拿。春秋时莒公子拏之后(17,60)。②金时有乌姑迺,姓拿(91)。或系女真人拿可氏所改。【变】 一作〔㧱〕(64,68,261

  • 温濟忒

    读音:Wēnjìtè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镶蓝旗中有温济忒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Jūn【源】 系自祁姓(一作嬴姓)。春秋时麇国,故城在今湖北郧县,后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(17,62)。【变】或作〔麏〕(17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觿》亦

  • 读音:jué【音】 又音Xuè(17,62)。【源】 矍相氏之后(60)。【望】 齐郡(17),齐安(418)。【布】 山西大宁有此姓。【人】 矍璋,唐时黄州刺史(2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陕西之韩城有

  • 那佳

    读音:Nājiā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达青阿之妻为那佳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Xiān【音】 又音现(Xiàn)(17)。系音变而为去声(7)。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,因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7,21,60)。②蜀之鲜氏系鲜于复姓所改(60,62)。亦见

  • 陸範

    读音:Lùfàn【综】 系陆、范二单姓所合。北京有此姓。

  • 读音:Gǔ谷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出于嬴姓。伯益的后代非子被周孝王封于秦谷,后来成为秦国和谷国(今湖北谷城)。春秋时谷国的后代开始以谷为姓氏。二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,北魏鲜卑族有

  • 飫斯

    读音:Yùsī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新唐书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饫斯达干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