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叱
【源】 唐时北蕃酋帅姓(60),为三韩旧族(242)。一说,唐时百济国人有沙叱氏,见《姓苑》(9)。【变】 亦作〔沙咤〕(7,9)、〔沙吒〕(6,11,12)。【人】 沙叱忠义,唐武后神功中右武卫将军,封郕国公(21,242)。
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苑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称:“唐有沙叱忠义。”未详其他。
【源】 唐时北蕃酋帅姓(60),为三韩旧族(242)。一说,唐时百济国人有沙叱氏,见《姓苑》(9)。【变】 亦作〔沙咤〕(7,9)、〔沙吒〕(6,11,12)。【人】 沙叱忠义,唐武后神功中右武卫将军,封郕国公(21,242)。
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苑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称:“唐有沙叱忠义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jì róng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斗廉之子季融之后,子孙因氏,见《世本》(4,6,12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羋姓。《世本》: ‘楚鬬 (斗)廉生
读音:Lètuō景颇族姓氏。今云南之盈江有分布。其汉意为“唐”。此姓系盈江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zōu【源】 ①周幽王时内史棸子之后(7)。②郰氏之后去邑从木为棸氏,见《姓苑》(15,17,21)。【望】 襄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清时湖北襄阳、江南等地均有此姓(24)。【人】
读音:Gāoxīn【源】 帝喾以肇基于辛,住者以高辛为氏(15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华大字典》 收载,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亦收。相传黄帝子玄嚣,号高辛氏,其后或以祖辈名
读音:běi mén北门氏,《左传》有北门驷;《尸子》有北门子;《庄子》有北门成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地为氏》。以所居为氏。黄帝臣有北门成,汤佐有北门侧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读音:Bǐdéluófū俄罗斯族姓氏。由父名 “彼得”而得,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俄罗斯族》。
读音:Ē【源】 见《庄子》(9,17,26)。极罕见姓氏,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集韵》 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亦收。其注云: “又作婀。”
读音:bǐ【源】 ①商纣王之叔比于之后,见《世本》(17,60)。②汉时西羌烧何种有此姓,比铜钳是也,见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(60)。③汉时西域鄯善国王姓,见《十六国春秋》(60,62)。④系自姒姓,见
读音:Zhōngtátèqí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时星之继妻为忠噶特齐氏(260)。
读音:Wū’ěrsū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弓匠永德之妻为乌尔苏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