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niē
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60)。涅氏县,在上党郡(汉置,故治在今山西武乡西55里故城村),当以地为氏(60,62)。一说,古有涅阳县,因位于涅水(在今河南镇平西北,亦称赵河)北岸而得名,居者以地为氏(91)。②藏族姓。唐时松赞干布吐蕃王朝,分封功臣以领地和封号,庄园领地世袭,子孙冠地名于名字之前,遂以为姓。今藏族仍有此姓(17)。【变】 亦作〔湼〕(15,24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涅皓,东晋时西燕中常侍(11,17,21)。涅礼,唐时松潘都督(15,21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,初见於 《姓苑》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涅氏县,在上党郡,有阏与聚,当以地为氏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则称: “历史上罕见姓,现代仍有。古有涅阳县,因位于涅水 (在今河南邓县东北,称赵河) 北岸而得名。居者以地名为氏。” 不知其所本。

唐代有涅礼,松潘都督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額爾特肯

    读音:Éěrtèkěn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清乾隆时二等男爵普尔普,姓此氏。”

  • 读音:Jì/Jih【源】 冀、兾均为姓,见《氏族博考》(19)。

  • 读音:xīng卫后有兴氏。(见《路史》)见《姓苑》。今直隶唐县有兴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慕容氏破后,种族仍繁,天赐末,颇忌而诛之,时有免者,不敢姓慕容,皆以兴为氏。(见《北史·慕容白曜传》)▲<

  • 姓利

    读音:xìng lì【源】 党项别部有姓利氏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往利(60,62)。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党项别部有姓利氏。一作 ‘往利’。”或作“生

  • 读音:tiá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安徽之贵池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Miào/Miaw,Mya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16)。

  • 來槐

    读音:Láihuái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(208)。

  • 读音:Qiáo/Chyau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86)。

  • 爾綿

    读音:Ěrmián【源】 ①尔绵为蠕蠕族部落名,其原住地当在涿邪山(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南支)(70),以部为氏。②西魏大统时赐光禄大夫、沃阳县侯段永为尔绵氏(17,44,60,70)。【

  • 索穆克奇

    读音:Suǒmùkèqí【综】 清满洲镶白旗中有索穆克奇氏(25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