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tán

【源】唐时“武陵蛮”之姓(27,60,62)。亦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 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 【人】潭元澄,唐时岚州刺史(11,17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上海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鱼台、平度、龙口、平邑,湖北之监利,广西之田林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土家族、布依族等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转引 《桂阳太守周憬碑》 云: “武陵蛮姓; 粤之曲江亦有潭姓。” 又,土家族多生活在湘西,其潭姓由 “” 姓而改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土家族》 称: 瞫姓—— “巴郡南郡蛮” 五姓之一,此姓在今土家族中已经消失,取而代之的则是“”、“”等姓。

汉代有潭戎; 唐代有潭元澄; 又有潭浚,祠部郎中; 明代有潭玉瑞,茶陵人,弘治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敕勒

    读音:Chìlè【源】 高车部族姓(27)。【变】 亦作直勒(27)。【人】 敕勒庆,南北朝时北周开府,见《周书·陈忻传》(27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之姓。本部落名,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即生活在北海 (今

  • 葛薩

    读音:Gěsà【源】 回纥九姓,其六曰葛萨,见《唐书》(60,62,63)。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据《唐书》 云: “回纥九姓,六曰葛萨。”

  • 呼屠

    读音:Hūtú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汉书》 收载。“汉有呼屠征、呼屠吾斯。”未详其源。(按:其为姓,当出自匈奴族。)

  • 巫臣

    读音:wū chén【源】 源自芈姓。春秋时楚屈荡之子屈中,亦曰申公巫臣,景公十一年,盗夏姬以奔晋,晋以巫臣为邢大夫,其后有巫臣氏(12,15,17,60)。一说,为春秋时晋栾巫臣之后(8)。似误。历

  • 读音:Jǐ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河南汤阴(292)、北京、湖北武汉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、运城,河南之中牟,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。

  • 读音:yǐng陈留郑颖考叔,为颍谷封人,因氏焉。(见《尚友录》)

  • 读音:Dá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)。【望】 河朔(17,418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和姓纂》 收载。望出河朔。《中国姓名大全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罕见姓。殷有纣王妃妲己。现代无此

  • 温徹亨

    读音:Wēnchèhēng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乌拉、叶赫等地(23,63,180)。【变】 ①布恕库副都统,本姓温彻亨氏,清太宗文皇帝赐姓乌噜氏(23)。②清镶黄旗满洲马甲八汉泰之妻为文车

  • 阿逸多

    读音:ā yì duō【源】 西域人姓(7,12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西域人”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谱》亦注云: “西域人姓有阿逸多氏。”

  • 烏厲

    读音:Wūlì【源】 汉时匈奴姓(242)。【人】 乌厉屈,汉宣帝时呼韩邪单于左大将军,降汉,封新城侯(17,62,242)。乌厉敦,汉时义阳侯(17,24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,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