爬
【源】 系自杞姓。东搂公之后,东汉灵帝时杞康避董卓之难,改为爬氏(9,60)。【变】 一作杷(60,62)。【望】 定襄(17,418)。【人】 爬秀,西魏时襄州刺史(9,15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有载。其注“杷”云: “杷,闢牙切。字亦作 ‘爬’。本巴氏,东楼公之后。汉灵帝时巴康避董卓难改为杷氏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广韵》 注云: “一作 ‘杷’。本杞氏,东楼公之后,后汉灵帝时杞康避董卓难改为杷氏。” 与郑说有别,郑说似误。
西魏有爬秀,襄州刺史。
【源】 系自杞姓。东搂公之后,东汉灵帝时杞康避董卓之难,改为爬氏(9,60)。【变】 一作杷(60,62)。【望】 定襄(17,418)。【人】 爬秀,西魏时襄州刺史(9,15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有载。其注“杷”云: “杷,闢牙切。字亦作 ‘爬’。本巴氏,东楼公之后。汉灵帝时巴康避董卓难改为杷氏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广韵》 注云: “一作 ‘杷’。本杞氏,东楼公之后,后汉灵帝时杞康避董卓难改为杷氏。” 与郑说有别,郑说似误。
西魏有爬秀,襄州刺史。
读音:Línlǘ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春秋时莒子之后,见《路史》(6,12,17,60)。【人】林闾翁儒,汉时蜀人,博学能文(6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赢姓。汉蜀
读音:Shírè’ní景颇族姓氏。汉意指横在房屋椽子上的竹条,以之为氏。出自“恩昆”姓。传说古代有一“恩昆”大姓,分出一小支人,在江心坡一带的山梁上建房住下。这个山梁盛产一种质硬的竹子,是
读音:qīng【源】 ①相传为黄帝之子青阳氏之后,以号为氏,后有青氏,见《姓源》(7,12,15,17)。 ②春秋时齐太公之裔,齐大夫食采于青丘(故城在今山东广饶北),后以邑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
读音:Zǐchān【源】 系自姓,春秋时楚国公子婴齐,字子产,其后以王父字为氏(15,63)。
读音:Yú鱼姓主要源于子姓。春秋时,宋国公子鱼的后代。鱼姓早期在河南活动。鱼姓历史人物有唐朝官员鱼孟威,咸通年间官郴州刺史,主持修灵渠,以通舟楫渠长达四十里,极大地方便了沿岸民众。鱼姓在《百家姓》
读音:Táng/Tar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Gékèlā【综】清驻防三姓正黄旗中有格克拉氏(259,260)。又,清镶黄旗满洲马甲墨宝之妻为格克勒氏(260),〔格克勒〕似即格克拉之异译。
读音:Rèzé【综】 四川、甘肃等地白马人姓,汉姓为余(220)。
读音:Gǒujiǎo【综】 哈尼族姓。以氏族名为姓,世居云南金平,汉姓为张(137)。
读音:běi guō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居北郭(北门之城称北郭),因以为氏(7,17)。一说,齐大夫北郭佐,字子车,其后有北郭氏(12,15,21,60)。【人】 北郭骚,春秋时齐人,与晏子为友(7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