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hú

【源】 驩兜(帝尧之臣,一说,黄帝之子)有佞臣狐功,见《墨子》(60)。当尧舜时已有狐姓(62)。 ②春秋时晋唐叔虞之后,其在戎、狄者为狐氏,见《姓苑》(17,21,60)。③周平王之子王子狐之后,以名为氏(12,15,60)。【望】 绛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清时四川有此姓(86)。今大陆仍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狐突,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之外祖父,晋大夫。其子狐偃,佐文王而霸天下(61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昌图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及吕梁地区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庄子》 注云: “尧友有狐不谐。”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: “西周时有孤不偕 (相传为尧的朋友)。”“” 当为 “” 之误。然而,既称其为 “西周时”人,何以又谓其为 “尧的朋友”? 不详其意。“谐” 与“” 不同,“不谐” 与 “不偕” 可能是两个不同的人。狐不谐为尧友; 狐不偕,乃周贤者。当为狐姓之始。②又据 《墨子》 云: “驩兜有佞臣狐功。” 据此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相传为驩兜的佞臣狐功之后。”驩兜为尧臣,舜即位,以其党於共工,放於崇山。③郑樵注云: “姬姓,周平王子王子狐之后,以名为氏,” 《左传》 大狐姬生公子重耳; 小戎子生夷吾。姬,姓也; 狐,氏也; 戎,国也,言戎国狐氏姬姓之女。凡姓,别婚姻; 氏,别贵贱。此言狐姬者,明此姬出於王子狐之后,贵族之女,故兼氏言之,盖戎国不贵矣,所贵者狐氏,则知王子狐之后有居於戎者也。(按: 每至於此常怀疑惑; 姓以别婚姻,且“同姓不婚” 的礼教,春秋前后亦颇严格,然晋乃周武王之后; 戎国,周平王之后,俱为姬姓,同为王族之裔,何以相婚姻而生重耳、夷吾? 虽至晋献之时晋、戎早过“五服”,然终究有同姓而婚之嫌。) ④又注: “或言晋唐叔之后。”唐叔,即唐叔虞,晋之始封君。

春秋时晋有狐突、狐偃; 明代有狐忠,中书舍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Róng荣姓的来源,主要有三个。一是周成王有个卿士受封于荣邑(今河南巩义一带),称为荣伯,他的子孙便以邑为姓。二是相传黄帝曾命音乐家荣援铸造12口铜钟,以和五音,荣援就是荣姓的始祖。三是

  • 迪吉

    读音:Díjí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Jiǎng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周公之第三子伯令封于蒋,其地在光州仙居(故城在今河南固始西北之蒋乡),后灭于楚,子孙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2,15)。②清时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

  • 斡朗

    读音:Wòlǎng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收载。或作“鄂嫩”。发祥于鄂嫩河(黑龙江之旧称),因以河名为姓,或取其首音,谐以音近之汉字鄂、吴、敖等而为单姓。

  • 那颜乞台

    读音:Nāyánqǐtái元代蒙古族姓氏,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认为陶氏所收 “那颜乞台” 与 “那颜吉殚”同姓异译,故并而为一,统统译作“

  • 读音:W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江西宁都有此姓(280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清远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清远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甘迪

    读音:Gāndí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桃园县有此姓(64,68,261)。

  • 居質阿

    读音:Jūzhì’ē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,481)。

  • 陞音

    读音:Shēngyīn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阿思哈之妻为陞音氏(260)。

  • 阪上

    读音:bǎn shàng【源】 上党屯留(故城在今山西屯留南)人,其先居阪上,因以为氏(6,7,12,60)。【人】 阪上嚣,晋惠帝时殿中将军(7,21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