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fǔ

【源】 ①古郙国之后。上蔡为郙乡、郙亭(故地在今河南上蔡)是为古郙国之地,后去邑为甫氏,见《国名纪》(17,62)。②系自姜姓。炎帝裔孙伯夷为尧太岳,其后封为甫侯(即周时吕国,宣王时改为甫。故城在今河南南阳西30里之董吕村),后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7,9,11,17)。一说,甫侯即许文叔(许,周时姜姓国,故城在今河南许昌)(26)。③皇甫复姓所改。春秋时宋戴公之子曰皇父,至秦时改为皇甫,遂以甫为氏(21)。④“南蛮”人姓。唐时有甫枳,见《唐书·南蛮传》(17)。⑤彝(130)、回等民族等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新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甫瑕,春秋时郑大夫,见《史记》(11,17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度、东平,山西之太原,广东之吴川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泸水、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白族、土家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续通志》 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曰: “出自姜姓。炎帝裔孙伯夷为尧太岳,封其后为甫侯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甫侯之封,当在周宣王时,其地本为吕国,今河南南阳县西三十里董吕村,即古甫国遗址。② 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引 《万姓统谱》 云: “宋戴公之子曰皇父,至秦改为皇甫,遂以甫为氏。” 此当系出子姓。望出新蔡。

春秋时郑有甫瑕,为大夫; 唐代有甫枳; 明代有甫辙、甫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Táng/Tar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歐琪

    读音:Ōuqí现行彝族姓氏。与 “欧其” 同,或作“偶琪”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。或改从单姓 “欧”,盖取 “欧琪” (欧其、偶旗) 之首音,谐以汉字“欧”

  • 邱莫

    读音:Qiūmò【综】 彝族姓。勒尔、拉马、乌坡等家支均有邱莫姓。属勒尔家支的亦称〔沙则邱莫〕,属拉马家支的亦称〔卜骨平郁〕。均居云南宁蒗(375)。

  • 秃別歹

    读音:Tūbié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秃别歹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图卜岱〕(24)。《辽金元姓谱》作〔秃八歹〕(33)。

  • 读音:jié洁,见《姓苑》。

  • 毋車

    读音:Wúchē【源】 因其无车而以为姓,犹之高车者即为高车氏(60,62)。【望】 乐安(12)。【人】 毋车伯奇,乐安人,汉时下邳相(1,12,16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

  • 牟岡

    读音:Móugāng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Rùn【源】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王者之后,取王居门中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②金时契丹人姓(21)。 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 【人】闰丝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21

  • 烏拉岱

    读音:Wūlā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外剌歹”。

  • 拔列

    读音:Báliè【综】 或由拔列兰氏省去兰字,改为拔列氏。后又有改姓梁氏者(17,27,62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注引《姓觿》云:“古代我国少数民族姓。‘夷姓。《后魏·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