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bì

【源】碧阳君之后,见《姓苑》(60,63)。【布】明时涿州有此姓(60)。今安徽淮南(362)、江西新干(400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内蒙古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碧潭,明洪武中河北大名县训导,见《涿州志》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景县,山西之长治、运城、临汾,云南之景谷、泸水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白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姓苑》 云: “出自碧阳君之后。”

明代涿州有此姓。碧潭,洪武时为大名训导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fàn【综】 梵禹俞,宋时福建连江人,绍兴进士(15,21,24,60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四川之合江,山西之大同、忻州及雁北地区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姓

  • 读音:Jié【源】①黄帝之子有结姓,结即姞也(60,62)。当为别姞姓之支系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②突厥有结氏(60,62)。 【布】广西龙胜(62)、河南偃师(62)、卢氏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

  • 阿古拉里達

    读音:Āgǔlālǐdá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阿火里力歹”。

  • 读音:huī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

  • 失保嗔

    读音:Shībǎochēn/Sibarucin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明时蒙古部落名,亦作〔失保赤〕,以部为氏,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有此姓(384)。

  • 植黎

    读音:zhí lí【源】 北魏时蠕蠕族别帅有植黎氏(12,27,44,60)。【人】 植黎勿地,北魏时蠕蠕别帅,降魏(12,27,44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后

  • 杜立給特

    读音:Dùlìjǐtè【综】 鄂温克族姓,世居内蒙古陈巴尔虎旗莫尔格河地区,后又分毛克将杜立给特、西姆萨给杜立给特、阿齐克将杜立给特、巴亚吉尔杜立给特、卡扬杜立给特、那乌那基尔杜立给特等大家族(192

  • 納伊

    读音:Nàyí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呼伦贝尔(23,63,260)。【人】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玛朗之妻为纳伊氏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呼伦贝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

  • 读音:Huó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《金史》亦收,其注称: “金有活罗”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伍堯

    读音:Wǔyáo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人】 伍尧法式善,清蒙古正黄旗人,乾隆进士,官侍读(61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为清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