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é

【音】 又音昨(Zuó)(91)。【源】 ①江苏太湖西南有笮岭山,居其侧者以为氏(60)。②亦见《姓苑》(7)。蜀有笮夷,或笮夷之后入中国者以部号为氏(60。62)。【变】 亦作迮(60)、〔〕(17)、〔莋〕(60)。【望】 吴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山东五莲(290)、青州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笮伦,汉时楚人(17,21)。笮融,东汉时丹阳人,为徐州牧陶谦督运粮(7,12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音 ‘窄’。一作 ‘迮’; 亦作‘莋’。《水经注》: ‘太湖西南两小山如卷笮,长老云:是笮岭山。’ 或居其侧者以为氏。”又云: “蜀有笮夷,或笮夷之后入中国以为氏。”

《吴志》汉中有笮融,丹阳人; 《风俗通》 楚有笮伦。今吴郡有此姓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ì益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汉代四川广汉属于益州管辖,后有以州名为姓。二是伯益之后。益姓发源于四川,望族居于冯翊(今陕西大荔)。益姓历史人物有益智,元代人。前后掌管普安路总管府事,为政清

  • 读音:fēng伏羲氏之后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春秋时任、宿、须句、颛臾四国皆风姓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姓为氏》)

  • 读音:ruì锐为微子后。(见《路史》)齐有锐司徒,主锐兵者。(见《左传》)升平中,鲜卑有御史中丞锐管。(见《广韵》)

  • 读音:cù【源】滕后有䥄姓,见《路史》(86)。亦见《姓苑》(17)、《康熙字典》(80)。【变】《世本》作错,见《姓氏寻源》(86)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清张澍《

  • 读音:Hán韩姓来源有五个。一, 是黄帝之孙韩流的后代。二, 以封国为姓。公元前11世纪中叶, 西周灭商, 实行分封制。周公旦封周成王之弟于韩。韩国在春秋时期被晋国所灭, 韩国亡国之后, 国人便以韩为

  • 读音:Té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。辽宁沈阳、四川成都(91)、台湾彰化、高雄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辽宁之沈阳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

  • 读音:Bēng【源】 邴一作祊,为泰山下之邑(故城在今山东费县东南),居此者以为氏(60)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苑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以地名为姓氏。祊,春秋时郑国祭祀泰山的汤沐邑,在今山东费县东

  • 读音:Tán【音】 谭氏有谈(Tán)、寻(Xún)二音(17,19,63)。参见谭(Xún)姓。【源】 ①谭国,春秋时姒姓小国。在济州平陵县(故城在今山东济南东北山镇),为齐桓公所灭,谭子奔莒,子孙

  • 陳吕

    读音:Chénlǔ【综】 当系陈、吕两单姓合成,台湾有此姓(236)。

  • 须卜

    读音:xū bǔ诸大臣皆世官,呼衍氏、兰氏,其后为须卜氏。(见《史记·匈奴传》)须卜氏改为卜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