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xiàn

【音】 又音Xiàn(7,17)。【源】①系自芈姓。楚公族之后(7,17,60)。②系自姬姓。周武王同母少弟康叔之后(60,62)。③古者天子宫悬,诸侯轩悬,必有乐师掌其事者,以世官为氏(7)。④古者,男生必垂桑弧于门,以射天地四方。治象之法,必垂之象魏,浃日而敛之,故庄子谓之县令。此二事亦恐有因而得氏者(7)。⑤其先为县大夫者,因氏(12,60,62)。【变】一作悬(7)。【望】扶风(17,418),江陵(21)。【布】北京、湖北武汉(91)、山东沂水(332)、甘肃康县(348)、浙江余姚(389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县贲父,春秋时鲁大夫(7,21)。县点,汉时中书令(6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山西之运城、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康叔之后有县氏。”康叔,周文王之子,封于卫,乃卫之始封君。故此当系出姬姓。②其又注云: “楚后有县氏。”则此当系出芈姓。③郑樵则云:“或为平声,其先有为县大夫者。望出扶凤。”则此当以邑为氏。望出扶见。

一音xuán,亦姓。

春秋时有县贲公; 战国时有县子石; 汉代有县芝,甘陵相; 三国时吴有县点,中书令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問弓

    读音:Wèn'gō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“因问人以弓,以为氏。”此当以事为氏。初见於《姓苑》,后或改为单姓“问”。

  • 读音:Nà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7,9,12,15,60)。②西夏人姓(240)。③清时甘肃西宁县(即今青海西宁)土司,为纳沙密西番人,后以纳为氏,世居纳家庄(72)。④元时赛典赤瞻思丁之子纳速剌丁官

  • 读音:wěi楚公族大夫食邑于蔿,因以为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出自刘累之后,杜伯子蔿为晋司空,后以为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▲<春秋楚>蔿贾,大夫。

  • 周巢普

    读音:Zhōucháopǔ彝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以为姓。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
  • 象雄

    读音:Xiàngxióng古代吐蕃族姓氏。吐蕃自达磨赞普被杀后分裂为四,其一在今后藏,即阿里王系。此系又分而为三:孟域、象雄、布让。象雄氏,当以部族为姓。参见《中国通史》。

  • 东卢

    读音:dōng lú后魏时姓。(见《魏书》)

  • 公閱

    读音:Gōngyuè【综】 周有公阅休,为隐士,见《庄子》(11,17,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《庄子》注云: “周有公阅休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勒第

    读音:Lèdì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,260)。【人】 勒第额宜图,清镶黄旗人,由前锋校从征湖广阵亡,赠云骑尉(23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黑龙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

  • 公木

    读音:Gōngmù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知北

    读音:Zhīběi【综】 《庄子》有知北游(9,63)。然可能是虚构人物,并非真有其人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