菊
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)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【望】 汝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围场,山东之鱼台、平度、平邑、东平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、长治,湖北之老河口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白族有此姓,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 见《姓觿》(17)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【望】 汝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围场,山东之鱼台、平度、平邑、东平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、长治,湖北之老河口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白族有此姓,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Gòngmǔ门巴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属父系氏族,或以代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门巴族》。
读音:Wō【源】 见《宋书》(60,62)。系来华之外国人姓音译而成。亦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。傈僳族有此姓。泸水县公安局提供;《新编千家姓》
读音:Dēngbǐ【源】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“癸比”云: “《山海经》: ‘舜三妃癸比氏,生宵明烛光。’ 后为氏。一作 ‘登比’。” 《郑
读音:Jiē【综】 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浙江开化(310)、安徽淮南(362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云: “现代罕见姓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pí【音】 蕃氏有藩(Fān)、皮(Pí)两音(17,60,91)。且源出不同,参见蕃(Pí)姓。【源】 藩氏之裔因事去水为蕃氏。即藩氏(60,62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Tǐng/Tii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
读音:Hédān【综】 代北人姓。后改为单氏(12,27,60)。一说,改为纥氏(6,70)。 【人】 纥单瑶,唐时日者(6,12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后或
读音:Wūlìsī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引《瑷珲县志》收载。后或改为单姓“吴”,盖取其哈拉乌力斯之首音,谐以汉字“吴”而得。
读音:Sǎndéěr【综】 柯尔克孜族姓(429)。清乾隆二十~二十二年迁入黑龙江富裕县,汉姓为蔡(204)。柯尔克孜族姓氏。或于清乾隆间由阿勒泰地区迁入黑龙江富裕县,由于受汉族的影响,逐渐采
读音:Wūlǔ满族姓氏。刘庆华 《满族姓氏录》收载,世居乌喇、叶赫、扎库木等地方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乌噜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