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hé

【音】 又音移(Yí)(1)。【源】 ①齐公族蛇丘氏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②源出羌人。后秦姚苌之妻蛇氏,其族之后,见《姓苑》(7,12,17)及《后秦录》(60,62)。【望】 雁门、南安(17,21,60,418)。【人】 蛇越滂,后秦姚苌之妻蛇后之兄,南安太守(21)。一作蛇越(7)。蛇平,后秦临晋太守(17,242)。蛇节,元时苗酋(17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浑源有分布。汉族、羌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“”,古作 “”,亦音shé。楚平王孙田公它成之后,以名为氏,遂有它氏。“” 有二变:或音变而为tā; 或形变而作“”,遂成二氏。皆系出芈姓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姓源韵谱》 云: “齐公族蛇丘氏之后。” 此以邑为氏,或为复姓 “蛇丘”(亦作“佘丘”),或为单姓蛇氏,系出姜氏。③ 《姓氏考略》 又注: “南安多蛇姓。” 南安,今甘肃陇西。此当为西羌姓。郑樵注云: “姚苌 (按: 后秦立国者)蛇后,南安人; 兄越滂,为南安太守; 又有建武将军蛇元。望出雁门。” ④傈僳之蛇氏,当源於氏族图腾崇拜。傈僳语为 “夫扒”,传说有位姑娘与蛇成亲,后代就是蛇氏族的祖先,实际即以蛇为图腾的氏族。以之名族,以族为氏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傈僳族》。

元代有蛇必、蛇节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wǎ【源】 ①瓦系春秋时楚大夫采邑(故城或在今江苏六合西),后以邑为氏(17,60)。 ②明时广西土司有瓦氏(21,24)。 ③清时高丽人姓,世居易州(260)。 ④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瓦氏(

  • 读音:luò【源】 ①古有洛国,系黄帝庶子禺阳之后,灭于商,子孙以国为氏(17)。②其先为落氏,后去草为洛氏,见《姓苑》(12,60)。【望】 绛郡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台湾桃

  • 白圖

    读音:Báitú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达奇禄之妻为白图氏(260)。

  • 貢呷

    读音:Gònggǎ现行藏族“姓氏”。或作“贡嘎”,雪山之意。今四川之理塘有分布。此姓系理塘县公安局提供。藏胞常用 “贡呷××”为名字,遂有人依汉族姓名构造习惯来认识“贡呷××”,以“× ×

  • 給力克

    读音:Geǐlìkè【综】鄂温克族姓。世居黑龙江南端额尔古纳河(192)。

  • 庫德

    读音:Kùdé【综】 清驻防吉林正红旗中有库德氏(259,260)。似系科特氏之异译。

  • 哈答吉

    读音:Hǎdájí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哈答吉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哈塔锦〕(24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

  • 彌姐

    读音:Míjiě【源】西羌人姓,亦称关西(指函谷关、潼关以西地区)复姓(6,7,9,12,15)。【变】一作〔弥且〕(7,15)。后改为弥氏(78)。【人】弥姐婆触,东晋末后秦冠军大将军(21)。弥姐

  • 读音:Cháng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战国时齐威王少子靖郭君田婴之子田文,为齐相,封于薛,号孟尝君,其后氏焉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1,15,60)。②秦臣尝頞之后,(60,62)。③非汉族姓。滇王尝

  • 读音:Diàn【综】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