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山
【源】 蜀之为国,始自人皇。其始蚕丛、柏濩、渔凫,各数百岁,号蜀山氏,见《世本》(60,62)。黄帝之子昌意娶蜀山氏女,见《史记》(11,17,62)。【变】 后改为蜀氏(17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世本》、扬雄《蜀记》 注云: “蜀之为国,始自人皇。其始蚕丛、柏濩、鱼凫,各数百岁,号蜀山氏。”
《大戴礼·帝系》载: “昌意娶于蜀山氏,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,产颛顼。”
【源】 蜀之为国,始自人皇。其始蚕丛、柏濩、渔凫,各数百岁,号蜀山氏,见《世本》(60,62)。黄帝之子昌意娶蜀山氏女,见《史记》(11,17,62)。【变】 后改为蜀氏(17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世本》、扬雄《蜀记》 注云: “蜀之为国,始自人皇。其始蚕丛、柏濩、鱼凫,各数百岁,号蜀山氏。”
《大戴礼·帝系》载: “昌意娶于蜀山氏,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,产颛顼。”
读音:Sù/Suh【综】 或系粟姓所改。贵州岑巩有此姓。
读音:pú周礼仆人之后。(见《风俗通》)春秋时楚有仆析父、郑有仆展,其后以仆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读音:Tóngjiā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十派,出马察、燕尔湖、加哈、佟佳、长白山、勒熙电、哈达、庞木占、扎库木、把尔达、费德里、土木屯、佛阿拉、乌喇、俄漠和苏鲁、讷殷、安图河、叶赫、鄂尔顺、殷
读音:È'niǎn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唐书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遏捻特勒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Tiǎn/Tean,Tyan,Tien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Mǎyāo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《总论·改氏》 载: “马夭氏改为马官氏。”(按: “马夭”,疑乃 “马矢”之误。矢、夭形近而讹;马官氏,当为马宫氏之误。汉代有马
读音:Èěrqì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)。【人】 鄂尔沁罗理,清蒙古正黄旗人,世居察哈尔,崇德中从征明,在锦州阵亡,赠副都统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
读音:Wúzǔ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纳木升额之妻为吴祖氏(260)。
读音:E-'ěrbēnchá【综】 清驻防索伦正红旗中有阿尔奔查氏,世居呼伦贝尔(260)。
读音:Mǎngnài【综】清镶白旗蒙古马甲查穆素之妻为莽鼐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