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Shì

【源】 ①伏羲帝有六佐,其一为视墨,见《论语·摘象辅》。一作视默,为视姓之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15,21)。②晋时鲜卑族有此姓(62)。【变】 一作式(17)。【布】 湖北、上海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视夷,春秋时卫人,亦作式夷(17)。视连,晋时鲜卑吐谷浑辟奚之子,其子视罴,为白兰王(62)。视泌,宋时德兴人,咸淳进士,历任饶州路三司、编修,见《江西通志》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上海,湖北之武汉,山西之长治、运城等地均有分布。《姓氏考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论语摘象辅》云:“‘伏羲六佐,其一曰视墨。’ 一作 ‘视默’,为视姓之始。”②古鲜卑族亦有 “” 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称: 十六国时有视连、视罢 (按: 罢,《姓氏词典》作“”,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作 “罴”)父子,鲜卑族吐谷浑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Tuán/Twa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Lù/Luh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

  • 伯州

    读音:bó zhōu【源】 春秋时晋伯州犁奔楚,为楚平王之臣,因以伯州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21,60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据《姓源韵谱》云: “晋伯州犂

  • 读音:fú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【布】 湖北武汉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敷季淮,明时四川犍为人,洪武中福建松溪县知县(15,2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武汉、江西之新余等地有分

  • 读音:zhōng【源】 由哀姓所改。①哀愉为汉哀帝之裔,仕南唐,以庆贺不便,赐改姓衷(15,21,60)。②哀景元守豫章,因家焉。其三子避乱居宁都,赐姓衷(15,21,60)。③明涪州知州哀世用,南昌

  • 娑婆

    读音:Suōpó【源】 天竺有娑婆姓,见《唐书》(60,62)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据《唐书》注云: “天竺有娑婆。”

  • 博絲臣

    读音:Bósīchén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意为织布人,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有此姓(384)。

  • 華胥

    读音:Huàxù【源】华胥,伏羲母国,在阆中(故治在今四川阆中),见《路史》。以国为氏(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以国为氏。《路史》: ‘伏羲母国。在阆中’。

  • 有巢

    读音:yǒu cháo【源】 有巢,古帝之号,其后有有巢氏(7,9,17,60)。一说,有巢氏之后有“巢”氏,并非为“有巢”氏(8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云:

  • 不夷

    读音:bù yí【源】 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不夷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春秋时宋大夫不夷甫须之后,见《世本》(60)。不夷系宋大夫采邑,因邑为氏,见《姓谱》(17)。【变】 或作不苐,亦作不茅(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