逢孙
读音:féng sūn
秦大夫逢孙之后。(见《英贤传》)
秦大夫逢孙之后。(见《英贤传》)
读音:Dòuhóu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汉有䇺侯儒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Hǒ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内蒙古呼和浩特、广西桂林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Xiōngbù普米族姓氏。今云南之宁蒗有分布。出自“熊·扛尼”姓,本家族名,或以为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普米族》。
读音:Sàmùgé’ěr【综】清驻防索伦正白旗中有萨木格尔氏,世居打牲地(259,260)。
读音:À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63)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(7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Púsī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宋史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宋有蒲思·马应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Xīhuí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《辽史》注云: “辽姓,辽奚回·离保。”未道其详。
读音:ruò【源】 ①相传颛顼帝始都若水(在今宁夏固原东北),其支庶有若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②春秋时齐大夫采邑,因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③汉时羌人姓。汉宣帝神爵二年封若羌为帅众王,见《通鉴
读音:kǎo【源】 ①考成氏之后(60,62)。②系出周考王之后,支庶以谥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11,12)。【望】 开封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现行较罕见
读音:qiū mù líng丘穆陵氏,后改为穆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“丘目陵”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 云:“亦作丘穆陵。丘穆陵氏后改为穆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