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ì
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东夷牟奴国之帅姓逸(60,61)。牟奴国即牟子国,为祝融之后,在今山东蓬莱东南(62)。【布】 北京、辽宁、沈阳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逸芝惟,晋时牟奴国帅,见《晋书》(60,62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辽宁之沈阳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引 《晋书》 云: “东夷牟奴国之帅有逸姓,逸芝惟是也。”(按: 逸芝惟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作“逸芒惟”,误。) 牟奴国,或云当在今山东安丘县南。

北魏有逸豆归; 隋有逸可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uàn【源】 ①系自芈姓。楚鬻熊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2,17,60)。②圈公之后。圈公为秦博士,避地南山,汉祖聘之不就,惠太子即位,以圈公为司徒,见《陈留风俗传·自序云》(1)。一说

  • 師尹

    读音:Shīyǐn【源】 师尹,三公官也,以官为姓,见《风俗通》(1,60,62)。周时太师、太傅、太保称为三公,太师后裔为官者称师尹,一说,太子之相称师尹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

  • 读音:xiǎo见《姓苑》。晓枝,醴陵人,嘉靖中,中川垫江县丞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读音:Tuī/Tuei,Twei【综】汉有蓷融,见《容斋随笔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jiā【源】 帝喾支庶封于蜀,秦灭之。蜀侯之弟葭萌封苴(故城在今四川昭化东南50里),遂有苴氏、葭氏(17,60,62)。【布】 甘肃永昌有此姓(392)。【人】 葭众,汉时人(15,21)。现

  • 读音:sì郑公子騑,字子驷,其孙乞,以王父字为氏。(见《世本》)▲<春秋郑>驷偃,大夫。<汉>驷钧,齐王襄舅。

  • 读音:Tuò【音】 今陕西甘泉地区之拓姓音榻(Tà)。【源】①拓氏后改为拓氏(15,21)。②元时人姓(15)。③锡伯族托库尔氏后改为拓氏(201)。【布】山西平陆(298)、绛县(3

  • 沙隨

    读音:Shāsuí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新纂氏族笺释》 注云: “沙姓出自沙随氏。” 沙随,古诸侯国名,或以国为氏。《百家姓考略》 注“沙”云: “系出沙随氏,古诸侯,

  • 宇妥

    读音:Yǔtuǒ【综】 藏族姓。唐时松赞干布王朝对有功之臣封以领地与封号,世裔,子孙因以为氏,有宇妥氏(170)。

  • 读音:Ào【源】 清时蒙古人姓(260)。今汉、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变】 亦作骜(91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江山(325)、河北万全(326)、江西丰城(357)、新干(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