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guī

【源】 ①《左传》,郕子以邽奔鲁,见《姓源》(17)。郕为春秋时鲁孟氏邑,在今山东宁阳东北。邽通“”,系郕国之宝。子孙因以为氏。 ②春秋时鲁成伯之后有邽氏,见《路史》(60)。 ③春秋时秦武公灭邽(故城在今甘肃天水西南邽山下),其后因以为氏,见《史记》(17)。 ④春秋时妫国(指妫姓之陈国)之后(60)。【望】 鲁郡(17,60,418)。【变】 一作圭(60,62)。【人】 邽巽,春秋时鲁人,孔子弟子(15,21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或与“” 同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姓考》 云: “圭国,舜后。《左传》 郑穆公妃曰圭妫是也。一作‘邽’。因氏。”此则以国为氏,系出妫姓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路史》云:“鲁成伯后有邽氏。”邽有上邽、下邽,并鲁邑名。此以邑为氏,系出姬姓。③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云: “秦武公取邽戎(今甘肃天水),置邽县,居者以为氏。”亦可参考,惟不知其所本。

春秋时鲁有邽巽,孔门弟子; 明代有邽仲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Hào/Haw,Hau【源】 ①系自己姓。太皥之裔(17,60,62)。太皥即太昊,亦即伏羲氏。②皥姓出于西方,见《姓谱》(60,62)。皥氏出武落钟离山黑穴中,见《蜀录》(7,9,17)。【变

  • 读音:Rè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Tán/Tarn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春秋时谭国之后,又有覃氏、谈氏、倓氏等(19,21)。

  • 瓦色

    读音:Wǎs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虎尔哈乌拉、叶赫等地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呼尔哈、乌拉及叶赫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Jiǎ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Yǔ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Zǎo【源】 系自棘姓。春秋时卫大夫棘子成之后,避难改为枣氏(6,9,11,12,17)。【望】 颍川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浙江普陀(297)、黄岩(327)、河南巩县(301)、台湾

  • 读音:Chuò/Chuoh,Chw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郤州

    读音:xì zhōu【源】 春秋时晋郤豹之孙步扬,生郤州(即郤犨),因氏焉(7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世本》云: “晋郤豹孙步扬生郤州,因氏焉。” 郤州,

  • 读音:Hào【综】 古有滈水,在今陕西长安,或以水名为氏(91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大陆北方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现代北方有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