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iá

【源】 ①周成王定鼎于郏鄏(故城在今河南洛阳西,居者以为氏(15,17,21,60)。②春秋时郑大夫郏张,其先食采于郏乡(故城在今河南郏县),以邑为氏(6,7,9,12,60)。③春秋时楚大夫食邑(郏为郑邑,后属楚),后因以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【望】 荥阳、武陵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郏滂,唐光化年中为六合宰(15,21)。郏贵完,明时浙江人,洪武初任南康知府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长治、运城、大同、榆次、临汾,河南之义马,浙江之景宁、椒江、嵊县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,或归 “入声” 部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《左传》郑大夫郏张,其先封郏乡,因氏焉。”此以乡为氏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 云: “周成王定鼎於郏,居此者以为氏。望出荥阳、武陵。” 郏,即郏鄏,在今河南洛阳市西。

唐代有郏滂; 宋代有郏亶; 又有郏元鼎,宜春人,名士; 清代有郏抡逵,常熟人,画家; 又有郏锦,乾隆乙未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宫孫

    读音:Gōngsūn【综】 《汉书·文艺志》有宫孙子著书(7,11,17,21,60)。或系室孙氏之讹(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,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 有宫孙子,著书。颜

  • 读音:shù黄帝臣有竖亥。(见《淮南子》)罕见姓氏。 当为 “䜿(《姓氏考略》)、“豎”(《汉语大字典》)、“竪”(《姓氏词典》)之简化,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收载,其引 《淮南子

  • 读音:Zē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江西丰城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甑,古代陶制蒸锅,用如后世之锅上再加笼屉。疑即以此炊具为姓。)

  • 读音:Qiáo/Chya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或系乔氏所改。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读音:Jià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山东新泰(359)、浙江诸暨(368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收

  • 读音:Rùn【源】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王者之后,取王居门中为氏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②金时契丹人姓(21)。 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 【人】闰丝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21

  • 馥邦

    读音:Bìbāng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有载。其注 “馥邗” 云:“罕见复姓,后改为 ‘邗’: 一作 ‘馥邦’。” (按:“馥”与“馝”音同,“馥邦”当即“馝邦”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馝邗”

  • 排磨申

    读音:Páimóshēn【源】 唐时女真人姓。源自金时女真人裴满氏,至元时又称裴满,至明、清时改称费莫氏,亦作费摩氏(100)。

  • 读音:Xū须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太昊伏羲氏裔孙受封于须句国,其后人以“须句”为姓氏。一说商有密须国,后世子孙以国名密须为姓,后简为须。须姓发源于山东,望族居于琅琊郡(今山东东南部)、渤海郡(今

  • 多爾袞

    读音:Duō’ěrgǔn/Dorgu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爱珲城(一作爱湖城)、索伦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满洲正黄旗中有铎尔衮氏(259)、〔铎尔衮〕似即多尔衮之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