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濟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九派,出叶赫、哈达、松花江、黑龙江、辉发、乌拉、吉林乌喇、尼马察、穆纳哈达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敖姓(180)。【人】 鄂济鄂弥达,清正白旗人,世居乌拉,任刑部尚书,协办大学士、加太子太保(23)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散处叶赫、哈达、松花江、乌拉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乾隆时陕甘总督宜緜,姓此氏。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九派,出叶赫、哈达、松花江、黑龙江、辉发、乌拉、吉林乌喇、尼马察、穆纳哈达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敖姓(180)。【人】 鄂济鄂弥达,清正白旗人,世居乌拉,任刑部尚书,协办大学士、加太子太保(23)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散处叶赫、哈达、松花江、乌拉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乾隆时陕甘总督宜緜,姓此氏。
读音:Hǎlèqítǎ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)。【变】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公太之妻为哈尔起塔特氏(260),〔哈尔起塔特〕似即哈勒齐塔特之异译。【人】 哈勒齐塔特萨拜,清时蒙古正
读音:jié洁,见《姓苑》。
读音:Wúsāi【源】 金时女真部落,其部位于流水附近,当在今黑龙江双城境内。以部为氏(71,426)。【变】 亦作〔斡塞〕、〔五塞〕(71)、〔乌萨札〕(71,426),清《续通志》作乌色(24)。
读音:Pōu【源】 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俱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Tǒngxī【源】东胡宇文部有统奚氏,见《魏书》(9,17)。亦见《广韵》(27)。 【望】一作纥奚(60,62)。或即统嵇(27)。历史上鲜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东胡宇
读音:Guān关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出自改姓。颛顼帝的后裔关龙氏为复姓。夏朝末年,夏桀荒暴,大夫关龙逢苦谏,反被其杀害。后来关龙逢的后人把姓改为关,并尊关龙逢为关姓的始祖。二是以官名为姓氏
读音:shū shān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叔山冉之后(7,21,60)。【人】 叔山无耻,春秋时鲁国人,见《庄子》(11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《左传
读音:Fùchá【源】 ①清时满洲八旗姓。凡六十三派,出沙济、叶赫、额宜湖、扎库塔、蜚悠城、讷殷、额赫库伦、讷殷江、吉林乌拉、长白山、赛音纳殷、辉发、席百、卦尔察、岳克通鄂城、马察、绥分、嘉木湖、沙晋
读音:Zǎi fǔ宰父姓主要源自官职名。周朝官职中有官名叫宰夫,属于天官,负责掌管王朝法令、公卿官吏的职位升降及平时考核。由于古代“夫”、“父”二字音近,后来“宰夫”就转为“宰父”。后代有以祖
读音:Lí黎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。周武王灭商,封商汤后裔于黎国(今山西长治西南),后有黎侯丰舒,其子孙有姓。这一支黎姓人家,被认为是黎姓正宗,后成了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