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jí【源】 黄帝之子得姓者14人,其一为姞。裔孙伯鯈,周封之南燕,常与姬姓通婚(7,9,12,17,60)。【变】 后亦有去女为吉氏者(17,62)。【望】 冯翊(17,418)。【人】 姞临,
读音:Kèqí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Shígǔruò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之姓(7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舒古苏〕(24,63)。【望】 金源(71)。
读音:sì【源】 春秋时宋大夫肆臣之后,以名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2,17,60)。【望】 渔阳(17,418)。【布】 辽宁沈阳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肆敏,汉时渔阳太守(1,21)。现行较
读音:Lèdāng【综】 瑶族姓。世居金平城关镇、一区平安寨,属红头瑶,汉姓为邓,又分勒当遂(酸邓),勒当康(灰邓)、勒当干厄(半载邓)(117)。
读音:Chānglǐ【综】 西夏有昌里马乞,见《宋史》(54)。
读音:Cáomóu【源】 周成王母弟曹叔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【人】 曹牟君卿,兖州刺史,平昌人,见《先贤传》(7,11,17,24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姓
读音:Nàyí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呼伦贝尔(23,63,260)。【人】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玛朗之妻为纳伊氏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呼伦贝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
读音:wǔ【布】 见《姓苑》(21,24)。春秋时楚公子午之后有午氏(60,62)。 【源】浙江萧山(209)、河北卢龙(289)、江西丰城(357)、萍乡(371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
读音:Wánglǐ【源】 当系李、王两姓所合成。台湾台南有此姓(68,26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