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阿伏干

阿伏干

读音:ā fú gān

【源】 阿伏干,原为蠕蠕别部,居阿步干山,在今甘肃皋兰南50里,因步、伏古声近似,译言互用,该部落居此山,因以为号,后遂氏焉(70)。【变】 ①北魏时改阿伏干氏为阿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,12,17,27,60)。一说,改为干氏(7)。 ②亦作〔阿步干〕、〔阿薄干〕(60,62,63),而作〔阿伏于〕(70),系刊误。


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 “代北人姓。后改为阿氏。一作阿薄干、阿步干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五

    读音:Xīwǔ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
  • 读音:Yà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Yuè【音】 说氏有Shuō、Yuè二音(17)。且源出不同,参见说(Yuè)姓。【源】言说之说亦姓也(7,60,61)。【布】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

  • 读音:Fà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“入声”部,未详其源。后汉有发福,东海人,治 《诗》。

  • 弥牟

    读音:mí móu出卫大夫公孙弥牟之后。(见《姓苑》)

  • 读音:Dōu【综】 即兜姓。今新加坡华人有此姓。

  • 老陽

    读音:Lǎoyáng【源】 《春秋释例》:周大夫老阳子修黄老术(9,11,17)。老阳子之后有老阳氏(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古今姓氏书辨

  • 博索

    读音:Bósuǒ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称: “以姓为氏”,未详其他。

  • 一那婁

    读音:Yī'nālóu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北魏代北地区姓氏。亦作‘壹那蒌’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注“壹那蒌”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亦云: “代北姓,后改为蒌氏。

  • 读音:Pā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北京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