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勒
【综】 ①清正红旗满洲马甲格楞泰之妻为阿勒氏(260)。阿音E。 ②藏族姓(房名)。原居阿里地区,后移居四川马尔康县,以阿里为房名,讹为阿勒(217)。
【综】 ①清正红旗满洲马甲格楞泰之妻为阿勒氏(260)。阿音E。 ②藏族姓(房名)。原居阿里地区,后移居四川马尔康县,以阿里为房名,讹为阿勒(217)。
读音:Xián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广西陆川(360)、北京、湖北武汉(91)、台湾台北、高雄、台中、新竹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河北之东光、山西之忻州、湖北之武汉、江西之
读音:zǐ nán【源】 ①春秋时卫灵公之子,公子郢(一说为昭子郢),字子南,其子木,字弥牟,以父字为氏,为子南弥牟(12,15,17,60)。②系自姓,春秋时楚庄王之
读音:Xuánpān【源】 悬潘,春秋时卫太史柳庄之食邑,因氏(7,12,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县潘〕(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万姓统谱》云: “悬潘,卫大夫柳
读音:Tù【综】 汉有兔谭,见《印薮》(20,21,63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印薮》 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辞典》据菲律宾《菲华日
读音:Bǐdéluófū-wòdéjīn俄罗斯族复姓,未详其他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俄罗斯族》。
读音:jì【源】 周后有技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【布】 上海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、云南之泸水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
读音:Ruǎn阮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。殷有阮国,在泾渭之间,后为周文王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二是源于地名。秦朝时有九阮郡,当地居民遂以阮为姓氏。三是改姓。东晋末期有石姓人改姓阮。
读音:Kuòlǐjísī【综】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
读音:Yōngjíliè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云:“元有李兰奚,应昌人,为雍吉烈氏,幼孤能自刻励如人,袭父官为齐王司农,从世祖征乃颜,因功授信州达鲁花赤。”
读音:Duōzú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元代有赵阿克盘·图伯特乌斯藏,为多族氏。《元史》有“传”。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译作“掇族”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