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Fēng

【源】 ①伏羲氏风姓。春秋时任、宿、须句、颛臾等国皆风姓之裔(7,11,12,15,17)。 ②女娲氏亦风姓(21,60)。 ③台湾土著赛夏族巴卢巴伊氏后改为风姓(65,174)。 ④傈僳族以蜂为图腾的别饶时氏族,汉姓为丰、风、蜜等(149,150,227)。⑤阿昌族姓。亦作(142)。⑥瑶族姓(118)。【变】 亦作偑(17)、��(17,21)。【望】 济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风后,黄帝之臣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、安徽之临泉、山东之鱼台、辽宁之清原、山西之长治、陕西之韩城、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姓也,伏羲氏之姓。任、宿、须句、颛臾四国皆风姓。风作‘’, 即古文风字。 今世亦有此姓。 此虽姓也, 古之时亦有以为氏者,黄帝臣风后是也。” 据此而言,风氏之源实有三: ①黄帝臣风后之后。②伏羲之后,实为 “” 之变。伏羲以鸟命官,而有 “”。又以官为氏而有凤氏。“风者,凤也”,故 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“” 引作 “风作 ‘��’, 古文鳳 (凤) 字。” 不无道理。故伏羲之风,乃凤姓之变。③任、宿、须句、颛臾四国皆东夷首领太皋之后,与前二风不同宗。④傈僳族之风姓,则由蜂姓所改,傈僳语 “”,乃蜂之总称。传说有一青年上山砍柴,拾到一个银圈,他想还给失主,但无人来找。有一天,他请小蜜蜂给丢失银圈的姑娘捎个信。不久,果然来了一位姑娘,他们相爱了,所生后代都上山养蜂,人们便称他们是:“别扒”,即蜂氏族。或依其汉语意而姓 “”,或谐“” 音以 “” 为姓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貊歌息訖

    读音:Mògēxīqì【源】 回纥九姓。四曰貊歌息讫见《唐书》(60,63)。北魏时,东部铁勒的袁纥部落游牧于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。隋称韦纥。隋大业元年,联盟仆固、同罗、拔野古抗突厥,总称回纥。历史

  • 贺拔

    读音:hè bá贺拔下邳,与后魏同出阴山,代为酋长,北人谓地为拔,总有其地,土人相贺,因以为氏。(见《尚友录》)其先与魏俱出阴山,代为酋长,北方谓土为拔。总有土地时,人相贺,因为贺拔氏。(见《魏书·贺

  • 悦勃

    读音:Yuèbó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宋书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南朝宋有悦勃大肥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費摩

    读音:Fèimó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十三派,出蜚悠城、布尔哈图、萨齐库、宁古塔、长白山、瓦尔喀、辉发、苏完、马察、喇发、木城、巴发、七奇里等地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①后改为马、麻氏

  • 读音:tán【源】唐时“武陵蛮”之姓(27,60,62)。亦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 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 【人】潭元澄,唐时岚州刺史(11,17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上海,天津之

  • 松楚克

    读音:Sōngchǔkè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恒福之妻为松楚克氏(260)。

  • 生耳

    读音:Shēngěr【源】 代北姓,见《复姓录》(12,63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Fù/Fuh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tǎo契丹酋帅姓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  • 師延

    读音:Shīyán【源】 商纣王时乐工师延之后(60,62)。【人】 师延宜,春秋时宋大夫(3,4,7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郑樵将其归入“以官、名为氏” 之列,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