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诗词古文>孙觌生平

孙觌生平介绍

孙觌dí(1081~1169)字仲益,号鸿庆居士,常州晋陵(今江苏武进)人。孝宗乾道五年卒,年八十九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八)。孙觌为人依违无操,早年附汪伯彦、黄潜善,诋李纲,后复阿谀万俟卨,谤毁岳飞,《宋史》无传。孙觌善属文,尤长四六。著有《鸿庆居士集》、《内简尺犊》传世。>>查看孙觌的诗词古文

轶事典故

  宋朝孙觌撰写。孙觌字仲益,是晋陵人。宋徽宗末年,蔡攸(蔡京之子)推荐他做侍御史。靖康初,蔡家失势 ,孙觌就带领着御史拼命弹劾蔡攸。金国围攻汴京(开封),李纲被罢免了御营使一职,太学生就向皇帝上书奏请留着李纲(伏阙:拜伏于宫阙下)。此时,孙觌又弹劾李纲,说他借此要挟皇上,还污蔑太学生,说他们还要继续上书。 朝廷就因为他胡说八道,贬他到和州。后来,李纲被 贬职离开京师,朝廷又下召任命孙觌为御史。他任御史之后,只是一味附和怂恿朝廷和金国人和谈,为此,还做上了翰林学士。 开封城破之后,孙觌接受了金国人给予的美女赏赐,就替宋钦宗写给金国人的投降表,言辞极尽献媚。 宋高宗建炎初年,被贬到陕州;紧接又贬到岭外。等到黄潜善、汪伯彦掌权,又拉拢他,让他掌管替皇帝撰写诰书这个要职。后来,孙觌又因为贪污被罢免,任鸿庆宫提举官(提举原意管理,主管专门事务,提举宫观,为安置罢退的大臣而设,光领俸禄不管事。)。也因为这一点 ,他的文集就称之为《鸿庆居士集》。 宋孝宗时候,洪迈主持修编《国史》,就向皇帝建议说,靖康时代的人物就只有孙觌还活着,请求皇帝下诏,让孙觌将所见经历的靖康时候的事件写下来上报。孙觌于是竟对不喜欢的人比如李纲,都大加污蔑,添加不少不实之词。而洪迈竟然相信他,不加辨别,就把他的话都记载在《钦宗实录》之中。后来,朱熹和别人谈及此事, 总是很气愤,说小人千万不能让他来执笔写史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姚勉

    姚勉(1216~1262),乳名二郎,学名冲,因避讳改名勉,字述之、成一,号蜚卿、飞卿,古天德乡(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)灵源村人。宋嘉定9年(1216)生,初生时,曾被弃之山野雪地,故其成年后自号“雪坡”以志不忘。

  • 赵似祖

     赵似祖,字秋客,山东海阳人。道光壬辰进士,官刑部主事。有《希音阁诗》。

  • 朱彦

    朱彦,字世英,南丰(今属江西)人。神宗熙宁九年(一○七六)进士,调舒州司法参军。哲宗绍圣中除江西转运判官,未几,移江东。徽宗继位,召为刑部侍郎。大观元年(一一○七),以显谟阁待制知杭州。四年,徙知颍昌府。宣和中,以疾乞归。卒于江宁,年六十八。事见《乾道临安志》卷三、清同治《南丰县志》卷二三。今录诗八首。

  • 朱希晦

    温州乐清人。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,与四明吴主一、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,称雁山三老。明初荐于朝,命未至而卒。有《云松巢集》。

  • 王万钟

    (1189—1215)金忻州秀容人,字元卿。少有逸才,工诗文,古诗尤萧散。与同郡田德秀齐名。

  • 董德元

    董德元(1096—1163),字体仁,江西省乐安县流坑人,南宋恩榜状元。生于绍圣三年(1096)。累试不第,特奏补文学。绍兴十八年(1148)中进士举,殿试时欲点为第一,以有官之故,改为进士第二名,赐“恩例与大魁等”,时称“恩榜状元”。历官秘书省正字、校书郎、监察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吏部侍郎。绍兴二十五年(1155),任参知政事,掌左仆射(副宰相)职权。[1] 秦桧死,罢为资政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,寻被论落职。隆兴元年(1163)卒,年六十八。

  • 萧壎

    萧埙,清代医家。字赓六,号慎斋。檇李(今浙江嘉兴)人。

  • 韩世忠

    韩世忠(1089年-1151年),字良臣,延安(今陕西省绥德县)人,南宋名将,与岳飞、张俊、刘光世合称“中兴四将”。韩世忠身材魁伟,勇猛过人。出身贫寒,18岁应募从军。英勇善战,胸怀韬略,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,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重大的贡献。为官正派,不肯依附奸相秦桧,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。死后被追赠为太师,追封通义郡王;宋孝宗时,又追封蕲王,谥号忠武,配飨宋高宗庙廷。是南宋朝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。

  • 王士点

    元东平人,字继志。王构子。始为通事舍人,历官至淮西廉访司佥事。有《禁扁秘书志》。

  • 魏征

    魏徵(580年-643年2月11日),字玄成。汉族,隋唐时期巨鹿人,唐朝政治家。曾任谏议大夫、左光禄大夫,封郑国公,谥文贞,为凌烟阁二十四功之一。以直谏敢言著称,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。著有《隋书》序论,《梁书》、《陈书》、《齐书》的总论等。其言论多见《贞观政要》。其中最著名,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---《谏太宗十思疏》。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《魏郑公谏录》和《贞观政要》两本书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