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诗词古文>赵孟坚生平

赵孟坚生平介绍

中国南宋画家。生于庆元五年(1199),卒于景定五年(1264),一说卒于咸淳三年(1267)。字子固,号彝斋;宋宗室,为宋太祖十一世孙,汉族,海盐广陈(今嘉兴平湖广陈)人。曾任湖州掾、转运司幕、诸暨知县、提辖左帑。工诗善文,家富收藏,擅梅、兰、竹、石,尤精白描水仙;其画多用水墨,用笔劲利流畅,淡墨微染,风格秀雅,深得文人推崇。有书法墨迹《自书诗卷》,绘画《墨兰图》、《墨水仙图》、《岁寒三友图》等传世,著《彝斋文编》4卷。>>查看赵孟坚的诗词古文

画家身份

  南宋末年兼具贵族、士大夫、文人三重身份的著名画家。赵孟坚儒雅博识,工诗文,善书法,擅水墨白描水仙、梅、兰、竹石。其中以墨兰、白描水仙最精,取法扬无咎,笔致细劲挺秀,花叶纷披而具条理,繁而不冗,工而不巧,颇有生意,给人以“清而不凡,秀而雅淡”之感,世皆珍之。赵孟坚的首创墨兰(用墨写兰)笔调劲利而舒卷,清爽而秀雅。画上春兰两株,丛生草地,鲜花盛开,如蝶起舞,给人以清新的快感。所南翁画兰则以画“露根兰”(即画兰不画土)出名,他元朝初年隐居吴下,以画露根兰寄寓他的无土亡国之痛。他在墨兰长卷中更是题上“纯是君子,绝无小人”的话,以表达其民族的自尊心。他的画风笔墨简洁,别有清绝之趣。所南翁画兰则以画“露根兰”(即画兰不画土)出名,他元朝初年隐居吴下,以画露根兰寄寓他的无土亡国之痛。他在墨兰长卷中更是题上“纯是君子,绝无小人”的话,以表达其民族的自尊心。他的画风笔墨简洁,别有清绝之趣。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赵孟頫的兰蕙图则明显地师承了赵孟坚的画法,以自由抒卷的笔调来表达一种奔放而飘逸的情感。明代文征明的兰则笔墨恣肆,且常杂以竹、荆、石块,以衬托兰姿。随后有女画家马守真的工笔淡写,画家徐渭的大笔挥洒,画家项之汴的中锋(笔锋)洒脱,画家周天球的折叶卷花,都各具风致。至清朝和近代,画兰之风更盛,且更各具个性,各显高致。

生平

  南宋末年兼具贵族、士大夫、文人三重身份的著名画家。赵孟坚儒雅博识,工诗文,善书法,擅水墨白描水仙、梅、兰、竹石。其中以墨兰、白描水仙最精,取法扬无咎,笔致细劲挺秀,花叶纷披而具条理,繁而不冗,工而不巧,颇有生意,给人以“清而不凡,秀而雅淡”之感,世皆珍之。赵孟坚的首创墨兰(用墨写兰)笔调劲利而舒卷,清爽而秀雅。画上春兰两株,丛生草地,鲜花盛开,如蝶起舞,给人以清新的快感。所南翁画兰则以画“露根兰”(即画兰不画土)出名,他元朝初年隐居吴下,以画露根兰寄寓他的无土亡国之痛。他在墨兰长卷中更是题上“纯是君子,绝无小人”的话,以表达其民族的自尊心。他的画风笔墨简洁,别有清绝之趣。所南翁画兰则以画“露根兰”(即画兰不画土)出名,他元朝初年隐居吴下,以画露根兰寄寓他的无土亡国之痛。他在墨兰长卷中更是题上“纯是君子,绝无小人”的话,以表达其民族的自尊心。他的画风笔墨简洁,别有清绝之趣。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赵孟頫的兰蕙图则明显地师承了赵孟坚的画法,以自由抒卷的笔调来表达一种奔放而飘逸的情感。明代文征明的兰则笔墨恣肆,且常杂以竹、荆、石块,以衬托兰姿。随后有女画家马守真的工笔淡写,画家徐渭的大笔挥洒,画家项之汴的中锋(笔锋)洒脱,画家周天球的折叶卷花,都各具风致。至清朝和近代,画兰之风更盛,且更各具个性,各显高致。

  赵孟坚也是南宋最出名的书画收藏家,他嗜好收藏书画古物,常用一只船载着书画文物及纸笔墨砚等,东游西适,评赏书画古玩,吟诗作画。当时人称其舟为“赵子固书画船”。史载其“多藏三代以来金石名迹,遇其会意时,虽倾囊易之而不靳也”。据说他曾得书法珍品五字不损本兰亭,归家时,风作舟覆,其“被湿衣立浅水中,手持褉帖示人曰:‘兰亭在此,余不足惜也。’因题八字于卷首云:‘性命可轻,至宝是保。’”其酷嗜收藏到了几乎疯狂的地步。

  孟坚隐居广陈时,制一小船,满载琴书杓具,自随舟中,看夕阳,赋晓月,至忘寝食。临终赋诗有“百年处世欠三秋,事业都归水上沤”之句。赵孟坚也是南宋最出名的书画收藏家,他嗜好收藏书画古物,常用一只船载着书画文物及纸笔墨砚等,东游西适,评赏书画古玩,吟诗作画。当时人称其舟为“赵子固书画船”。史载其“多藏三代以来金石名迹,遇其会意时,虽倾囊易之而不靳也”。据说他开庆元年(1259)曾得书法珍品五字不损本兰亭即曾得王羲之《兰亭帖》,夜间泛舟归至霅溪牟山,归家时,风作舟覆,其“被湿衣立浅水中,手持褉帖示人曰:‘兰亭在此,余不足惜也。’因题八字于《兰亭帖》卷首云:‘性命可轻,至宝是保。’”其酷嗜收藏到了几乎疯狂的地步。

  旧传宋亡不仕,隐居广陈(今平湖市广陈镇北)。县令往访,孟坚飞舟逸去,县令叹息说“名可闻,身不可见”。从弟孟頫宋亡仕元,自湖州来访,闭门不纳。《芦川竹枝词》中《子固见弟诗》云:“南渡王孙此隐居,踵门贵客枉停车。当年介弟犹坚拒,座上那堪受浊污。”与陶菊隐、殷澄并称“秀州三义”。据近代学者考证,赵孟坚逝于宋亡前10余年,所谓宋亡不仕及拒见赵孟頫事不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光庭

    生卒年不详。名晙,以字行。雍州咸阳(今陕西咸阳)人。王方庆少子,工书知名,尤善琴棋,官至殿中侍御史、考功员外郎、明威将军。与张说友善。同时尚有一王晙,乃王行果子,别是一人。事迹散见《旧唐书·王方庆传》、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二中》、《唐诗纪事》卷一四、《郎官石柱题名考》卷一〇。《全唐诗》存诗2首。

  • 包融

    唐诗人,开元初,与贺知章、张旭、张若虚皆有名,号吴中四士。张九龄引为怀州司马,迁集贤直学士、大理司直。子何、佶,世称二包,各有集。融诗今存八首。

  • 牛僧孺

    牛僧孺(779年-848年),字思黯,安定鹑觚人,唐朝宰相,牛李党争中牛党领袖。牛僧孺是进士出身。元和四年(公元809年)以贤良方正对策,与李宗闵等共同抨击时政,为宰相李吉甫排斥而久不任用。穆宗时,累官至户部侍郎、同平章事。敬宗时出任武昌军节度使。大和四年(公元830年)任兵部尚书、同平章事,成为牛(僧孺)、李(德裕)之争中牛派首领人物。武宗时,李吉甫之子李德裕为相,牛被贬任循州长史。宣宗时召还,不久病卒。

  • 郑明

    生平不详。《全唐诗逸》收诗2句,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《千载佳句》卷下。

  • 张仲深

    字子渊,庆元路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元惠宗至元中前后在世。生平事迹不详。著有子渊诗集六卷,《四库总目》多与遒贤、杨维桢、张雨、危素、袁华、周焕文、韩性、乌本良斯道兄弟倡和之作。古诗冲澹,颇具陶韦风格。

  • 乐婉

    乐婉,生卒年不详。宋代杭州妓,为施酒监所悦。施曾有词相赠别,乐乃和之。即今传世的《卜算子·答施》,收录于《花草粹编》卷二自《古今词话》。

  • 张崇

    五代时慎县人。仕吴。官至庐州观察使。引兵讨王言作乱,擢德胜军节度使,后加安西大将军。居官好为不法,士庶苦之。吴杨溥大和初赐爵清河王。在庐州时,以货厚结权要,为民患者二十余年。

  • 圆映

    圆映,字元彻,号雪溪,嘉善西林寺僧。锐志教理,作诗清新秀绝,有《西林草》。

  • 吴嘉纪

    吴嘉纪(1618年-1684年),字宾贤,号野人,江苏东台人(清代属于扬州府泰州)。出生盐民,少时多病,明末诸生,入清不仕,隐居泰州安丰盐场。工于诗,其诗法孟郊﹑贾岛,语言简朴通俗,内容多反映百姓贫苦,以“盐场今乐府”诗闻名于世,得周亮工、王士禛赏识,著有《陋轩诗集》,共收入诗歌1265首。上海古籍出版社有《吴嘉纪诗笺校》本。

  • 范缜

    范缜(约450年—515年),字子真,汉族,南乡舞阴人。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、道家代表人物、杰出的无神论者。入南齐后出仕,历任宁蛮主簿、尚书殿中郎、领军长史,宜都太守。萧衍建立南梁后,任晋安太守、尚书左丞,后因王亮一事被流放广州,终官中书郎、国子博士。范缜一生坎坷,然而他生性耿直,不怕威胁利诱,其哲学著作《神灭论》,继承和发扬了荀况、王充等人的唯物论思想,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作品。